润肌膏《外科正宗》卷四方。麻油四两,当归五钱,紫草一钱。同煎,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加黄蜡五钱,溶化待冷搽患处。治秃疮干枯,白斑作痒,脱发等症。 润肌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组方药物】 珠子沥青120克 白黄蜡24克 乳香6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铲滴1~2点于水中,试之如硬,少入油,看硬软合宜,新绵滤于水中揉扯,以白为度。瓷器内盛,或油纸裹。每用先火上炙裂口子热,捻合药亦上火炙软,涂裂口上,用纸少许贴之,自然合矣。 【主要功效】 润燥生肌,活血止痛。 【适应病证】 手足皴涩,皮肤裂开疼痛,不能迎风者。
润肌膏 《外科正宗》卷四【组方药物】 麻油120毫升 当归15克 紫草3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加黄醋15克化尽,倾入碗内,顿冷。搽擦患处。 【主要功效】 养血,凉血,润燥。 【适应病证】 秃疮头皮干枯,白斑作痒,头发脱落;白屑风头面瘙痒,日久出现白屑,脱而复生者。 【方义分析】 此为润肤方剂。其所治秃疮、白屑风,是由血分燥热所致。故方用当归养血润燥;紫草凉血解毒,《药性论》称其“治恶疮、头癣”;麻油润燥、解毒、生秃发。三药配合,共成养血、凉血、润燥之功。用于秃疮、白屑风见证如上所述者,颇为适宜。 【编者按语】 若以此方治秃疮(头癣),宜加苦楝皮、百部。
润肌膏 《疡医大全》卷十九【组方药物】 当归身45克 粉甘草30克 白芷24克 血竭18克 紫草茸15克 白蜡60克(切片) 【制剂用法】 上药6味,用真麻油240毫升,先将当归身、白芷、甘草熬深黄色,滤去滓;再入血竭熬化,又滤清;再入紫草、白蜡片略沸10数滚,即起火,滤去紫草滓,其色即鲜明可爱。若熬过则紫黑矣。 【主要功效】 养血祛风润肤。 【适应病证】 风寒侵袭,血不荣于肌表,致成疼痛,手足似无皮之状,偶触衣物,或以手捺,疼痛连心者。 润肌膏rùnjīgāo《外科正宗》方。麻油四两, 当归五钱, 紫草一钱。同煎, 药枯滤清, 将油再熬, 加黄蜡五钱, 溶化待冷, 搽患处。治秃疮干枯, 白斑作痒, 脱发等。 润肌膏 润肌膏本方出自《外科正宗》卷四。方由麻油四两,当归五钱,紫草一钱(《医宗金鉴》有奶酥油二两)组成。将当归、紫草入麻油内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入黄蜡五钱化尽,用布滤过,柳枝搅冷成膏,每用少许搽患处,日二次。功能凉血祛风,润燥止痒。主治秃疮干枯,白斑作痒; 白屑风,头发内、面目、耳项痒起白屑; 油风,毛发成片脱落,皮肤光亮,痒如虫行。 本方所治证属血燥风热偏盛所致。治宜凉血祛风,润燥止痒。方中当归甘辛性温,和血祛风,润燥止痒,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行风去,燥痒自失; 又以紫草、麻油清凉滋润,解毒护肤,使血凉风熄,肌肤自然柔嫩。临床凡因血燥生风,风热偏盛而致肌肤枯燥,脱屑搔痒之症,均可用本膏治疗。另外脾胃有热,血燥生风而致掌心风,掌心燥痒起皮,甚则枯裂作痛者,内服养血祛风之剂,可外搽本膏; 风热客于肌肤而致瘑疮,两掌之中形如茱萸,或成串,起黄白脓泡,痒痛无时,破后流黄水,时好时发者,可外搽本膏; 血风疮日久,风邪郁在肌肤,耗血生火,搔痒无度,夜不安寐,抓破流血水,心烦,咽干,口不渴,便秘者,内服滋阴凉血之剂的同时,外搽本膏; 婴儿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致头顶或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癣疮者,内服凉血疏风,分利湿热之剂,外搽本膏; 血虚生风,皮肤失润而致蛇皮癣,四肢伸面,尤其肘、膝部伸面,甚至全身(腋、肘、腘窝、腹股沟除外)皮肤色灰,干燥粗糙,状如鱼鳞,紧附皮肤,边缘略翘起,皮肤皲裂疼痛,以本膏外搽,养血润燥,凉血祛风; 肌热而骤然被寒冷风燥所逼而致皲裂疮,皮肤枯槁皲裂,先用地骨皮一份,白矾二份煎汤洗软,次用本膏外搽,太乙膏盖贴。 神效当归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当归、黄蜡各一两,麻油四两。以麻油煎当归令焦黑,去滓,次入黄蜡,搅之使化,放冷,摊贴患处。功能敛疮口,生肌肉,拔热毒,止疼痛。主治汤火伤,热毒侵展,焮赤疼痛,毒气壅盛,腐化成脓者。 紫茸膏(《疡医大全》卷十) 紫草、白芷各二钱,当归身五钱,甘草一钱,麻油二两。用麻油熬白芷至黄色,滤清,加白蜡、轻粉各二钱,搅匀涂患处。功能养血祛风,润燥止痒。主治肝血枯燥,风湿外袭而致眉风癣,搔痒无度,搔之流脂,蔓延额上眼胞者。 紫草膏(《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当归、防风、生地黄、乳香、白芷、没药各9克,紫草31克。将乳香、没药二味研末,其余五味除紫草外,用麻油四两炸枯过滤去渣,再兑入紫草(用温水闷湿)微炸,至油呈紫红色为度,再入黄蜡,夏用49克,冬用37.5克成膏,候温,然后入乳香、没药细粉,搅匀,涂敷患处。功能化腐生肌。主治疮疡已溃,疼痛流水,久不收敛。 ☚ 青黛散 面油摩风膏 ☛ 润肌膏rùn jī gāomuscle-moisteningpas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