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涘sì

水邊。張衡《西京賦》:“漢氏初都,在渭之涘。”

涘sì

水边。《王风·葛藟》二章:“绵绵葛藟,在河之涘。”毛《传》:“涘,厓也。”绵绵,长不绝之貌。绵绵葛也藟也,在于河之厓。《秦风·蒹葭》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毛《传》:“涘,厓也。”《大雅·大明》四章:“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毛《传》:“涘,厓也。”

☚ 浸   浚 ☛

读音s·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床史切,上,止韵。
❶水边;河岸。

上一条: 下一条: 𫙨

涘si

水边。《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伊人:那人。伊,那。)谢翱《登西台恸哭记》:“午,雨未止,买榜(bang)江~。”(榜:船桨,这里代指船。)

涘sì

〈文〉河岸;水边
 △ 涯~。

涘sì

水边:涯涘。

涯也。《尚書大傅》: “太子發升舟,中流,白魚人於王舟,王跪取出涘。”鄭玄注: “涘,涯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古文·太誓》: “太子發升舟,中流,魚人於王舟,王跪取出涘以燎之。” 鄭玄注:“涘,涯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太誓》: “王跪取出涘以燎之。” 鄭玄注:“涘,涯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涯渚 > 濱 > 涘
涘  sì

水涯。《詩·大雅·大明》:“在洽之陽,在渭之涘。”《爾雅·釋丘》:“涘爲厓。”郭璞注:“謂水邊。”清·夏之盛《漂婦歎》:“茫茫巨浸連江涘,孝婦倉黄挈姑起。”

涘sì

〖名词〗
边际(1)。《柳子厚墓志铭》: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写作诗文,像江湖那样泛滥积聚,又深又广,没有边际。

涘sì

水边。《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李朝威《柳毅传》:“昨下第,闲驱泾水之~。”

*si

9BE5
〈文〉水边,岸:绵绵葛藟,在河之~(《诗经》)。

水边

水边

汜 漘 浒(水浒) 滨(滨涯;水滨) 渚(~莲;津渚) 漈 澨(水澨) 涘 濒 溆 涯(津涯;涯涘;水涯;重~) 潭 濆(水濆) 浦(浦溆) 浔(浔涘;水浔)汭 潋 陬 阿 陼 颜 厓(水厓) 水裔 水际 水次 水崖 水头 津岸
岸,水边:
水边的美称:玉溆 玉渚 丹厓
秋日的水滨:秋浦
绿色的水滨:绿浦 碧浔
多竹的水滨:竹浦
积雪的水边:雪浦
曲折的水滨:水曲
水涯的尽头:
(近水的地方:水边)

另见:河岸 渡口 沙滩 水边地

☚ 水的各处   水面 ☛

涘sì

 [书] (水边) river bank; waterside

矣·唉·涘yǐ·āi·sì

矣,徐铉认为是会意字,其上像气从口中呵出,其下为“矢”,是说气从口中像箭一样冲出。唉,叹息时发出的声音,谐“哀”之音。“唉声叹气”,总是没有高兴的事。“唉”省去左边便是“矣”。“矣”又可说是形声字,下形,上声。“厶”本读“私”(sī),像古代的农具“耜”(巳),因已、巳时有混淆,所以作声符时或读“已”之音,或读“巳”之音。本义已失,借作文言虚词。生成的字有:
ai
阴平:埃(尘埃)
挨(挨近)
唉(唉声叹气)
阳平:挨(挨打)
𫙨(痴𫙨)
上声:欵(“烟销日出不见人,欵乃一声山水绿。”——枊宗元《渔翁》)

俟(俟机;另读qí)
涘(涯涘)
相关链接
《尔雅·释丘》说:“涘”为涯(厓)。“厓”南方方言仍有读ai的。“挨打”的挨,曾写作“捱”,可知“矣”可与“厓”同音。

篆sì

[氵(水,意符)+矣(聲符) →涘(《説文》:“涘,水厓也。從水,矣聲。《周書》曰:‘王出涘。’”涘,水邊〈在水之涘〉。)]

涘sì

10画 水部 〈书〉 水边;岸: 涯~。

涘()


穆紹墓誌,北魏
爰初立節,崖涘莫窺,乘迅風而遐舉,負清天而一息。

竇泰墓誌,北齊
洗兵灞涘,□馬終南。

顔相墓誌,唐
器宇沉深,崖涘標絶。

秦公夫人楊氏墓誌,唐
在洽之陽,於渭之涘。
《説文》: “涘,水厓也。从水矣聲。《周書》 曰: ‘王出涘。’”

☚ 濆   浦 ☛
000035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