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交替性文氏周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交替性文氏周期

亦称“交替性房室传导的文氏周期”或“交替下传心搏的文氏周期”。

是指在2∶1房室传导时,下传心搏的P-R间期逐渐延长,最后脱漏,造成以2~3个P波连续下传受阻而结束一个文氏周期的现象。临床上首次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的可能是Lewis(1912),正式提出交替性文氏周期名称的是Halpern(1973)。交替性文氏周期可发生在连接区、希—浦氏系统,也可发生在心房和心室内。它是文氏周期中的一种少见的特殊的类型。

其临床意义主要取决于出现此现象的基础病变和其并存的心律失常。交替性文氏周期的发生机理设想在连接区内存在著两个功能与水平不同的阻滞区,一个为文氏型阻滞区,一个为2∶1阻滞区。

在一定频率下,每隔一个激动在下传过程中,适遇传导系统处在绝对不应期,便导致2∶1传导,其余的激动则逐渐落在相对不应期较早阶段和绝对不应期,使传导时间逐渐延长以至传导中断而形成文氏周期。交替性文氏周期可见于心房扑动、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传导系统原发性疾患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情况中。经心房程序调搏的希氏束电图证明,交替性文氏周期可分为三型:Ⅰ型:2∶1阻滞发生在希氏束远端,文氏周期在近端。交替性文氏周期以2个房波连续受阻结束。Ⅱ型:双平面阻滞均在希氏束远端,交替性文氏周期以3个房波连续受阻结束。Ⅲ型:双平面阻滞均在希氏束近端,交替性文氏周期以2个房波连续受阻结束。

临床上见到的自发性交替性文氏周期多发生在房室结、希—浦氏系统。但在体表心电图上仅能分为二型,分别称为*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和*B型交替性文氏现象。

图A为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房室结上部(房结区)为2∶1传导,房室结为文氏传导,最终以3个连续未下传的心房激动终止文氏周期,房室比例为6∶2。图B和图C均为B型阻滞,房室结为文氏传导,下部(结希区)为2∶1传导,最终以两个(图B)或1个(图C)连续未下传心房激动终止。

图B的房室比例为5∶2,图C为4∶2。注意图C似乎为2∶1传导,但下传的P波之P-R间期是进行性延长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