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消费心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消费心理学xiāo fèi xīn lǐ xuéпотребтельская психолóгия

消费心理学
主要责任者: 费璇,陈林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287 千字
页码: 1-208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F713.55
语种:中
定价:35.00
出版时间:2019-04
丛书多卷书否:否
丛书名: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之一,共收录168条词条。
被引频次:20

消费心理学

心理学分支之一。广义的消费心理学即商业心理学。狭义的消费心理学则研究实际购买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如购买行为与购买动机的关系、购买动机的形成和变化等。

消费心理学Psychology of Consumption

亦称“用户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内容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消费者的个性与购买行为的关系,商品的包装、广告、推销、服务,商标的设计等。

消费心理学

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消费心理包括消费动机的形成、消费偏好的变化、消费者的自我满足程度及社会价值评价。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者的生理需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等。消费心理对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市场需求变化有重要影响。研究消费心理,有利于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引导消费行为、合理安排生产、合理制定和实施消费政策。

消费心理学

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反映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又称消费者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综合运用经济学、广告学、心理学、法律学、市场学的研究成果,以实际购买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作为消费者(生活者)的人的行为。包括消费者的一般心理活动过程 (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消费者的个性(消费者的类型和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的特征和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的动机(本能动机、感情动机、理智动机、求实动机、求名动机、求惠动机等)和动机作用 (早期动机作用理论:精神分析论、内驱动力理论; 现代动机作用理论: 需求层次论、诱发力——期望论等);社会行为及生活方式对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行为研究法等。
对消费者心理学 (ConsumerPsychology) 的研究,是斯科特(W. D. Scott) 于1901年12月20日在美国西北大学作报告时首先提出的。他讲述了心理学应用于广告上的一些问题。进入六十年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消费者心理学分科学会。随后,美国一些大学陆续开设消费者心理学的课程。并出现了下面的一些研究趋势: 积极汲取行为科学的最新成果,开展购买动机的实际调查,并运用了模拟模型(Si-mulation Model)和形式模型(For-mal Model); 与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更加融合,多科性综合研究的性质加强; 由经验考察的方法向信息处理和模拟决策的方法转变。
我国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着手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目前见到的只有少数论文和译著。
阅读书目: 《消费者心理学》〔日〕马场房子著,李士瀛译,工商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参〕 商业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消费心理是指从消费动机的产生,经过消费者个人心理偏好的具体选择,直到消费过程完结后对该过程的自我感觉和社会评价,消费者的这种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心理过程一般分为认识、情绪和意志三个阶段。研究消费者心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搞好消费品的供求平衡; 有利于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引导;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有:消费者的生理因素,消费者的人生观、幸福观和价值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环境,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关系与家庭关系,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 消费经济学   需要层次理论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Psychology of Consumption

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消费经济学、市场学、商品学等学科。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划分为: (1)观察法。观察法包括直接观察法、自我观察法和行为记录法; (2) 实验法。又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 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4) 投射法等。
消费心理学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W. D. Scott) 于1901年12月20日在美国西北大学作报告时提出来的,他论述了心理学理论在广告方面的应用问题。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追随斯科特对消费者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设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科学会,学会的成立是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60年代末期以来,消费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注重消费者的内在因素,从单纯对事实的记述,转向对因果关系的深入探讨; 开始注重从信息处理和决策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引入现代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如用信息论的理论研究消费者认识过程中的记忆。自1968年以后,消费心理学在日本和西欧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理论上逐渐形成了广告研究、市场研究、顾客研究等消费心理学分支。中国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正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强。
自消费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研究重点有所改变,从着重研究消费者购买活动转向更一般更全面地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决策观就是一例。这种观点认为,购买只是购买过程的一个阶段,消费心理学还应当研究购买前后的心理,要全面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研究影响这个行为的一系列社会、个人和体制变量。要研究消费行为的两个方面,即社会对消费者的责任和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前者包括卫生和文化娱乐系统的责任,后者包括消费者保护公共卫生、防止污染的责任。
产品测验是一类研究课题,它研究商品的特点和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反应。这种研究通常采用蒙目测验来确定产品的非视觉特点是否是该产品特有的,如饮料的味道。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主要依赖于通过产品测验从消费者那里收集到的信息。
另一类课题是消费者调查,主要是了解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这种调查既包括消费者对现有商品的意见,也包括有助于新产品设计的一般意见。所采用的方法既有一般人格测验法,也有为研究某一产品市场特制的测验法,既可用客观量表,也可用投射量表。
市场区分也是消费心理学研究课题之一。其目的是把握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产品。市场区分是按不同的需求内容、不同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愿望等标志对消费做出的划分。一项心理市场区分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性别、收入、地位的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几种需求上的明显差异。“家庭生命周期” 的观点是市场分析的一个主要方面。列出成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仔细研究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显然具有市场营销的意义。从年轻单身阶段到新婚阶段到生儿育女阶段到子女成人离开家庭阶段,都各有不同的消费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心理学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除了翻译和介绍西方的有关著作外,还自己编著了相当多的有关消费心理学方面的专著。
〖参〗 消费心理

☚ 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需求 ☛

消费心理学consumption psychology

亦称“消费者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消费者行为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个体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心理过程,如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和态度,消费者认知过程与决策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社会文化因素与消费者群体的行为规律以及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双向关系等。消费心理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萌芽初创阶段。1901年12月20日,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在美国西北大学作报告,提出了广告工作应成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见解,第一次提出了消费心理学的问题。1903年,斯科特汇编了12篇论文出版了《广告原理》一书,这是消费心理学的雏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企业重视推销工作,促进了对推销员素质的研究。美国学者E.迪德和J.瓦尔瑞等人用投射测验技术研究消费者的深层动机,美国广告研究基金会公布了80多个研究机构的购买动机调查结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0年速溶咖啡购买动机的研究。(2)应用发展阶段。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标志着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6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了态度因素与消费行为有明显的正相关,欧共体采用“消费者态度指数”作为预测商业周期转折的可靠指标。这一时期的研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从1967年到1976年10年间,美国国内发表了近1万篇有关消费心理学的文章。(3)发展丰富阶段。20世纪后期,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行为的日益复杂化,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渗入了经济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等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者能够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消费行为。研究方法也从过去单纯确认变量关系,转向解释性的研究和对因果关系的探讨,如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consumption psychology

研究消费者行为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该学科由个体消费者的行为规律、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消费行为规律性知识在市场策略中的应用所组成。消费心理学有其悠久的历史。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验室的盖尔(Gale,H.)首先运用问卷法,就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进行了研究。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陆续发表了 一系列有关广告与心理学结合的文章,并汇集成《广告理论》于1903年出版。它标志着消费心理学的雏形已经形成。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商品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促进了对推销人员心理素质的研究和对消费者需要和愿望的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物资匮乏,商品供不应求,刺激了关于引导消费者采用代用品的研究。例如,勒温关于引导美国人吃动物内脏的实验研究。战后,美国学者E.迪德和J.瓦尔瑞等人成功地用投射测验技术代替以前的直接询问法, 由此导致了消费者深层动机的研究盛行一时。当时,美国广告研究基金会公布了80多个商业机构的购买动机研究结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0年海尔的销售速溶咖啡的研究。在此期间,布罗温进行的商标忠实性的研究和鲍恩所进行的参照团体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标志着消费心理学正式作为 一门独立学科的问世。随后陆续创办了《市场研究杂志》、《广告研究杂志》、《市场杂志》、《商业杂志》等,对广告、市场和消费者的研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研究,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例如,梅罗进行的态度因素与消费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所得“消费者态度指数”已成为欧洲共同体预测商业周期转折的可靠指标。同时,许多心理学家从事了消费者人格与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据统计,从1968年到1972年间发表了近1万篇有关消费心理学的文章, 比1968年前这方面全部研究成果还多。目前的消费心理学,对理论水平要求更高,研究方法更精确, 与邻近学科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有计划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观念已逐渐形成,无论是企业界,还是消费者都对消费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但我国消费心理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欲想使我国的消费心理学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生活的需求相适应,还需心理学工作者、经济学工作者、企业管理工作者等各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 消费态度的机能   消费行为倾向性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psychology of consumption

广义即商业心理学。狭义亦称“消费者心理学”、“用户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内容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消费者的个性与购买行为的关系,商品的包装、广告、推销、服务,商标的设计等。

☚ 广告心理学   消费者心理学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亦称“用户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内容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消费者的个性与购买行为的关系,商品的包装、广告、推销、服务,商标的设计等。

☚ 商业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
000000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