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消极事实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消极事实说 消极事实说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之一。它主张消极事实者不负举证责任,主张积极事实者,就该事实负举证责任。其主要论据有二: 一是消极事实不能证明,或者是证明极为困难。二是根据因果关系的法则,消极事实本身无法引起一定的结果,所以即使对消极事实进行举证,也无用处。因此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存在许多缺点。第一,积极事实与消极事实的界限不明显,常常因表达的形式不同而无法区分两者的概念。当事人难免利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将积极事实变为消极事实,以逃避举证责任。例如,“非未成年人” 的陈述,究竟应视为否定未成年人的消极陈述,或是视为成年人的积极陈述,很难认定。又如,“过失”为积极事实,“非过失”为消极事实,若将过失改为“未尽相当注意”,则变为消极陈述,“非过失”则变为“意尽相当注意” 的积极陈述。由此可见,积极事实与消极事实,常因当事人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形成混淆不清的状态。第二,消极事实的证明,通常虽较难利用直接证明方法来证明,但并非不可能,因为大都可利用间接证明方法来证明。尤其是受有时间场所的限制的消极事实,均能证明。例如“不在场” 为消极事实,既可以其他在场的人直接证明其不在场,也能以同一时间与距离的关系,证明不可能同时分身的事实,间接证明其不在场。又凡能利用科学方法进行鉴定事实,也多有证明的可能。所以消极事实不能证明的见解并非确论。第三,消极事实说认为,消极事实对结果的发生无引发力,因而认为对消极事实的举证无用,此见解并非确论。因为法律效果与法律要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法律有时规定一定事实的不存在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原因。例如,有作为义务的当事人,由于其不作为的行为而造成他方当事人的权利受害者,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形,不能因其不作为的消极事实而免除对不作为行为的举证责任。 ☚ 准自认 涉外收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