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消化道激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消化道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系消化道内细胞分泌的各种肽类激素。这些激素由食糜刺激后而分泌,对消化吸收等各种生理功能发生调节作用。如胃泌素能促进胃酸分泌,利于消化与分解;胰泌素,促进胰液的分泌,利于消化及食物分解;胆囊收缩素,促进胆囊收缩,增加向肠道排出胆汁,利于脂肪消化分解;抑胃肽,对胃蠕动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很多种消化道激素对消化腺分泌、消化管道运动及吸收、粘膜营养等发生作用;有的还有促激素、促生长等生理功能。

消化道激素

消化道激素

消化道激素和肽类物质是由散处于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分泌细胞所产生的。由于胃肠道粘膜的面积特别大,胃肠内分泌细胞的总数超过机体所有其他内分泌细胞的总和,因而消化道粘膜被认为是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免疫技术表明,在胃肠道至少有十几种分泌胃肠激素和肽类物质的细胞类型(见表)。

胃肠激素和肽类物质的氨基酸组成、细胞类型及其主要分布部位

名 称氨基酸数目细胞类型主要分布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促胰液素
抑胃多肽
胰多肽
胃动素
肠高血糖素
17,34,14
33
27
43
36
22
G
I
S
K
PP
EC2
L
胃窦、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全部小肠
小肠下部、结肠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生长抑素
胰高血糖素
脑啡肽
蛙皮素
神经降压素
11
48
14
29
5
14
13
EC1
D1
D
A
G
P
N
全部胃肠道
胃底、胃体
全部胃肠道
胃、小肠上部
胃窦、小肠上部
胃、小肠上部
小肠下部

注: 细胞类型代号按国际会议规定
胃肠激素的化学结构都属于多肽,分子量多数在2,000至5,000之间。已被确认的有胃泌素、促胰泌素、胆囊收缩素和抑胃多肽四种,其余十余种多肽物质,在化学结构与生理作用等方面,还有些问题有待澄清,暂称为胃肠“候补激素”。
胃肠激素和肽类物质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❶由胃肠内分泌细胞释放后,经血液循环传递至靶细胞而发挥作用,属于循环激素;
❷胃肠肽类物质于释放后,通过细胞间隙而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这种化学信使称为旁激素;
❸作为肽能神经递质而起作用。肽能神经是指植物神经系统中既非胆碱能,也非肾上腺能神经的第三种成分。
循环型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目前认为有七种胃肠激素是经血液循环传递的,即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抑胃多肽、胰多肽、胃动素和肠高血糖素; 它们在血浆中的浓度可因进食而增加。
胃泌素 分泌胃泌素的细胞称为G细胞,它分布在胃窦和小肠上部。胃泌素具有促进胃酸分泌、胃窦收缩和消化道粘膜生长的生理作用。
胃泌素有数种:小胃泌素含17个氨基酸,它是胃窦提取物中的主要形式;大胃泌素由34个氨基酸所构成,是外周循环中存在的主要形式;小小胃泌素由14个氨基酸组成。可能血液循环中的大胃泌素分子,流至外周组织时被分裂为小分子的小胃泌素而起作用。上述每一种胃泌素又成对地有两种形式,在C端第6位的酪氨酸上有硫酸酯基团的称为胃泌素Ⅱ,没有这一基团的称为胃泌素Ⅰ,两种分子的生物活性相等,胃粘膜以同等比例分泌这两种胃泌素。胃泌素的最小活性片断是C端的四肽。五肽胃泌素是由C端的四肽加上一个β-丙氨酸和一个三级丁氧羧基而组成,这是一个具有天然胃泌素全部作用的商品。
胆囊收缩素 胆囊收缩素(CCK) 是由Ⅰ细胞分泌的,“I”(Intermediate)表示细胞颗粒属于中等大小,这种细胞主要分布在小肠上部。CCK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并有加强促胰液素的作用,对胰外分泌组织的生长、小肠平滑肌收缩和胃排空等也有影响。CCK由33个氨基酸组成,其C端5个氨基酸与胃泌素相同,所以,也具有一定的胃泌素作用。其最小活性片断是C端的7个氨基酸,C端第7位酪氨酸必须硫酸化才可保持生物活性。
促胰液素 分泌促胰液素的细胞是S细胞,“S”表示细胞颗粒小。S细胞主要分布在小肠上部。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胆汁和胰液中HCO3-的分泌,还有加强CCK促胰酶分泌的作用。促胰液素由27个氨基酸组成,全部结构必须完整才显示生物活性。
抑胃多肽 抑胃多肽(GIP)由43个氨基酸组成,主要由存在于小肠上部的K细胞分泌。当食物中脂肪和糖类进入小肠后,即引起抑胃多肽在血中的浓度迅速升高。它的生理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和引起胰岛素的释放。因此,它不仅对消化过程本身具有影响,而且通过胰岛素的释放可对糖的代谢过程起作用。
胰多肽和胃动素 胰多肽(PP) 和胃动素是分别由36和22个氨基酸组成的激素。分泌PP的细胞主要存在于人的胰岛周围和胰外分泌组织中。进食可引起血浆PP水平显著升高,切断迷走神经可消除这一反应。PP的作用尚不清楚,可能在调节胰液分泌与胆道活动方面起一定作用。胃动素的分泌细胞是EC2细胞,是一种嗜酪的胃肠细胞,分布于全部小肠。胃动素可引起上消化道发生强烈收缩和电活动。
肠高血糖素 肠高血糖素的氨基酸顺序与胰高血糖素相同。它的分泌细胞是L细胞,“L”表示细胞颗粒较大,主要分布在空肠、回肠和结肠。糖类食物引起血中肠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显示肠高血糖素与糖代谢有关。
非循环型胃肠肽类物质及其作用 胃肠肽类物质,如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脑啡肽、蛙皮素和神经降压素等不出现于血液循环中,它们存在于胃肠道内分泌和神经纤维中,以旁分泌和神经递质的方式起作用。其中有些也存在于脑组织中。
P物质不但存在于全部胃肠道,包括内在神经丛,还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它可能是一种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肠肽具有抑制胃酸、胃泌素和胃肠运动的作用,但刺激胰碳酸氢盐、胰酶、胰岛素和肠液的分泌。此外,它还可能是植物神经末梢的递质。生长抑素(GIH)在胃肠道中可能以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如胰岛D细胞中的GIH对邻近的A与B细胞起局部调节作用,从而影响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就是旁分泌调节的一个例子。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见“胰高血糖素”)。脑啡肽、神经降压素以及蛙皮素等存在于胃肠道的生理意义尚不十分清楚。
胃肠内分泌细胞有一个共同的生化特点,它们能摄取胺前体并进行脱羧而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物质,所以属于APUD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其他一些组织,如腺垂体、肾上腺、甲状腺以及肾脏等都含有这类细胞,这可能是有些肽类物质既存在于胃肠道,又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
☚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调节   前列腺素 ☛
000100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