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疾病一般护理
消化系疾病,主要包括消化道与肝、胆、胰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临床上颇为常见。对消化系疾病的护理必须具有整体观念与全面的理解。
精神护理 消化系疾病常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改变,有器质性和功能性的改变。病人常因不能进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而引起情绪低沉、焦虑,影响食欲,病人消瘦、衰弱。因此,对病人的病情一定要全面理解并掌握其特点,耐心解释,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在精神上给予鼓励与安慰,以消除紧张情绪和不必要的顾虑。对有消化系官能病者,应正确诱导与暗示,并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宣教。
饮食护理 饮食对消化系疾病颇为重要,根据各种疾病,给予不同的特殊饮食,如少盐、无盐、低脂肪、高蛋白、流质、半流质等。有时因饮食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食道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如进粗糙食物可致静脉破裂出血。加强饮食护理,督促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的配合,可有利于早日康复。
临床护理 消化系疾病的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呕血、便血等,其病因并不相同。如对溃疡病病人,要观察其呕吐物和大便的色、质、量、气味、次数等,并注意腹胀、腹痛的部位、时间,有无局部出血、梗阻、穿孔或腹膜炎等症状,并结合全身症状,观察体温、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等有无变化。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可给解热、镇痛药。有时可用针灸或物理降温等方法作对症处理。另外,除一般抢救药物外,必需准备有关消化系疾病的抢救器械及药品,如三腔管、胃肠减压装置、止血药等。
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不饮酒、吸烟,并鼓励病人坚持力所能及的体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