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变相碑
唐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原为山西猗氏(今临猗)县大云寺遗物,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馆。碑为螭首龟趺,四面造像。额雕众神将护持须弥山的景象。正、背面雕涅槃变相故事。正面六龛内为“纳棺”、“临终遗诫”、“荼毗”、“送葬”、“涅槃”和“再生说法”六则。下刻施主姓名。背面为“起塔”和“八王分舍利”两则,并刻有弥勒三尊像一幅及碑文。两侧面雕饰天王、童子、狮子等图像。碑有铭文“大周大云寺奉为圣神皇帝敬造涅槃变相碑一区”和“唐天授二年镌造”等。此碑以涅槃故事为主,构图紧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加之有确凿的纪年题记,堪称初唐造像碑中的珍品。“涅槃”,意译“灭度”、“入灭”、“圆寂”,即佛教指的“最高境界”。后世也称僧人逝世为“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