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顿主题变奏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顿主题变奏曲

海顿主题变奏曲

管弦乐。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曲。1873年,作曲家采用海顿所作《降B大调管乐嬉游曲》的主题为管弦乐而创作的一套变奏曲,作品第56号之a;另有供两架钢琴演奏的,作品第56号之b。据说现已确定这个主题并非海顿所作,因而有人用《圣安东尼变奏曲》称呼此曲。这套变奏曲由主题与8个变奏及终曲组成。主题,行板,降B大调,2/4拍子,带有再现的二部曲式(见谱例)。前乐段是两个5小节乐句的重复型乐段,全终止。后乐段包含对比的中段(积极的上行推进及下行)和再现。然后是尾声。前后乐段并各自反复。第一变奏,稍有精神地。高、低声部弦乐采用复对位。主题尾声中具有钟声音响的5个重复音,时而在低处,时而在上方,而后又在内声部,贯穿始终。第二变奏,急板,降b小调。附点音符起着极大作用,音乐轻快激烈。第三变奏,回到降B大调,速度加快,音乐流畅平静,富有魅力。第四变奏,再次转为降b小调,稍快的行板,3/8拍子。柔和、优美而略带忧郁的旋律与流畅的16分音符形成对位的进行。第五变奏,急板,再次回到降B大调,6/8拍子。音乐轻快明朗。在急速的运动中,偶而插进弱拍上的重音赋予诙谐的幽默感。第六变奏,仍是急板,由于转为2/4拍子,诙谐的气氛更为热烈。并在后半部分形成强有力的高潮。第七变奏,速度稍慢,6/8拍子,旋律清新优美。第八变奏,不过分的急板,又一次转为降b小调。全部弦乐加用弱音器,音乐具有阴暗神秘的气氛。而后是帕萨卡里亚的终曲。固执低音重复18次。最后辉煌壮丽地完整出现主题(时值放大)而告结束。

☚ 春之祭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
000082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