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防要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防要览

海防要览

海防专著。二卷。清丁日昌、李鸿章撰。丁日昌(1823—1882),字雨生。广东丰顺人。贡生。历任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福建总督等职,并先后主持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建船政局事务,驻南洋会办海防节度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洋务派重要人物。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天津、大连、威海设水师、建军港,创立北洋舰队,是洋务派领袖。
《海防要略》是丁日昌、李鸿章于光绪初年关于海军、海防建设的奏章汇编。上卷为丁日昌奏章,下卷为李鸿章奏章。每卷各分练兵、简器、用人、筹饷、造船和持久六项,上卷多“水雷”一项。全书约一万字,记录了丁、李二人关于海军和海防建设的主张和观点。卷上“海防条议练兵”着重论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指出“陆路之兵固宜加训练,外海水师尤当益事精求”,因为自中外开衅以来,凡陆路侵略者不过志在蚕食而不在鲸吞,而海上来敌则动辄制我要害,志在鲸吞而不在蚕食。作者还例举近代欧美三大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说明海军的重大作用。认为当时中国形势东北为最要,东南与西北为次要,西南又次之,应据此轻重缓急选练重兵,水则首尾互应,陆则各自为战。特别重视日本对我国东北领土的觊觎之心。“简器”提出前敌水陆军所用武器军械必须精于腹地各省,大沽口和镇江金山适宜修建海防炮台。“造船”批判了“利不百不变法,工不千不易器”的陈腐守旧观念,指出应仿效西法造船。“水雷”一节除介绍水雷的种类制作等知识,还提出为防止外国控制而应花代价自行制造的观点。“筹饷”论述如何开财源、节财流,筹办海防、水师费用问题。“用人”一节提出只有用好水师将才、外国人和制造奇人这三种济变之才方可实现自强。“持久”一节指出方今大局攸系莫如外患,御患之道莫如自强。抵御外患必须克服任事不专和求效大速两个弊端。
李鸿章在下卷“覆奏海防条议练兵”中指出,八旗绿营之兵,“断不足以剿洋人,并不足以灭土寇”,就是屡经挑选整顿、装备洋枪洋炮的直隶精锐军队,“剿内寇尚属可用,用以御外患实未敢信”。建议在曾国藩、丁日昌训练十余万劲兵基础上,再行裁汰,少而求精,裁军经费用于新练军队,治海防营用新式武器。“简器”建议除在各海口设机器局仿制外国新式武器外,为应付突发事变,亦应在内地设机器局。“造船”篇着重引述《海防新论》的观点:海岸线过长,处处设防则兵分力单,一处受创全局失势,故必聚积精锐保护紧要即可固守。认为此说极合中国实际,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和英法联军侵入长江、占京畿引起全局战败即是。因此直隶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是京畿门户、天下根本为最要,江苏吴浙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财赋重地为次要,应重点把守,其余各处略为布置即可。把守之法分为“守定不动之法”和“挪移浮应之法”,前法以坚固的炮台和强大的炮火固守,后法则以优势、精悍的水陆军随时出击。并建议筹划海防水师应购造与造船并举。在“筹饷”中,李鸿章建议停撤进疆清军,“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另外还提议采取开煤铁砂、办招商轮船、禁止鸦片、整顿货厘盐厘等一系列措施,来筹措加强海防的军饷。“用人”着重论述筹办海防、洋务应在体制和选拔人才上有所变通,建议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造就国家亟需人材。“持久”主要阐述开办洋务,富国强兵的政治战略思想。
李鸿章的观点和思想对于当时中国军队特别是海军、海防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中国沿海一些险要地段的海防设施得到了加强,水洋海军也建立起来。李鸿章主掌外交时签订《中法新约》,放弃琉球,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等行为都可在此书中找到其思想根源。只有左宗棠力排谬议,收复新疆,是个例外。
目前仅见一个版本,即光绪十年(1884)长沙,怀书屋左锡九校刊本一册,文宜书局发售。

☚ 读史兵略   火器略说 ☛
000003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