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牙Hague,The

城市名。 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海格、拉里、拉黑、黑格、拉满、维哈尔克、拉骇那等。在今荷兰西海岸,公元1097年始见记载。13世纪中叶威廉二世时,为伯爵官邸。其名荷兰语意为伯爵的围场。1585年,尼德兰联合省和荷兰省机构迁此。1795~1813年法国统治时期衰落。法国统治结束后,又成为荷兰君主的驻地和行政中心。1870年后, 迅速发展。1899年和1907年两次在此举行国际和平会议。国际法院设此。荷兰王宫和政府均设此地。市内存有14个博物馆,富藏古今艺术珍品。

海牙Hǎiyá

《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维吾尔族姓,河南渑池有此姓。”

海牙5104凤仙花。中原官话。陕西西安〖 〗。也作「海芽」:晋语。山西忻州〖 〗。

海牙hǎi yá

荷兰西南部的城市。[英] Hague。1890年《日本国志》卷十四:“特命全权公使一驻中国北京,一驻美国华盛顿……一驻日国马得力,一驻和国海牙。”1907年11月7日伍廷芳《奏出使新章于美、墨、秘、古四馆宜酌量变通折》:“美馆自设立以来,向用洋员一名,该洋员名福士达,由张前使任用,迄今已十余年,尚无遗误。近又派充荷兰国海牙和平会专员,似须照旧委用。”

海牙

荷兰西海岸城市。距北海约5km。市区面积70余km2,人口44.5万(1993)。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700mm。自1247年以来,一直是荷兰王宫和政府所在地。议会和外国使团亦设于此。1248年建城堡,1350年开挖人工湖并兴建村庄。1585年尼德兰联合省和荷兰省政府机构迁此后城市发展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城市遭破坏,战后进行重建和扩建。为商业金融中心。重要国内和国际交通枢纽。有运河、铁路与其他城市相连。工业不甚发达,只有少量印刷、造纸、食品加工等工业。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总部设此。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海牙的风景画派闻名世界。有14个博物馆,收藏十分丰富。设有乐器、音响的图书馆,藏书数万册。每年6月15日左右在此举行世界闻名的荷兰音乐节和芭蕾舞节。1899、1907年两次在此举行国际和平会议。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法庭设于此。

海牙The Hague

荷兰大城市之一,人口70万(包括郊区)。王宫和政府所在地。国际法院设此。参见“旅游学”中的“海牙”。


海牙

荷兰的著名旅游城市。其象征是建于1908年的和平宫,国际法庭和国际仲裁法庭设在宫内。吉米特博物馆、国家人种博物馆、收藏古刑具的监狱门博物馆、皇宫画廊、大学城、国际鸟类公园、斯宾诺莎雕像以及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等,都是诱人之地。“小人国”模型城占地18000平方米,有王宫、教堂、古堡、博物馆、运动场、工厂、牧场、河流、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及森林等。建筑虽小,高不过2米,小如火柴盒,无不逼真传神,是迷人的游览胜地。参见“地理”中的“海牙”。

海牙

海牙

荷兰政府和议会所在地,国内第三大城市。荷兰语为“伯爵的树篱”,位于距北海约3英里的沙地平原上,紧靠海滩,交通方便,有大片的树林,早为荷兰伯爵狩猎驻留地。人口约71万。1248年建立城堡,1280年四周建起“爵士宫”等建筑,形成城市核心部分称为“宾尼霍夫” (内院),1850年荷兰最早的议会会议在这里举行。17世纪海牙成为国际性城市。1668年英国、瑞典、荷兰三国同盟条约和1717年英国、法国、荷兰三国同盟条约均签订于此。1899年和1907年两次国际和平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著名建筑和平宫是国际法庭和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在地。是商业金融中心,几万家公司经营贸易、银行、保险和服务业。接待国际会议是海牙的一大行业。建于1969年的荷兰会议中心,每天可接纳9000名代表。附近的斯赫维宁根是荷兰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为旅游胜地。有欧洲最大的野营公园。市内的美术馆藏有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从18世纪晚期起,这里所产的金银制品和瓷器即负盛名。工业主要有印刷、造纸、食品加工等。

☚ 谅山   海地 ☛
000070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