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地中海贫血,系一组遗传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肽链一种或几种的合成发生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肽链合成数量不足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表现为低色素贫血、肝脾肿大、方额、塌鼻、高颧、眉距增宽等病态面容。本病遍及全球,以地中海地区发病最多。
海洋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亦称地中海贫血,是因遗传上的缺陷,血红蛋白中一种或几种正常的珠蛋白肽链的合成速度减慢所引起的多种病态,结果造成这种珠蛋白链所参与的血红蛋白的产量减少。近年的研究显示,海洋性贫血基因引起珠蛋白合成减少的基本机理是基因中缺少有关珠蛋白链的正常量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各珠蛋白链本身的氨基酸顺序并无异常。由于基因基础的不同,临床表现轻重极不一致,最重者可于出生前或幼年即死亡,最轻者可以无贫血,甚至没有血红蛋白的生化改变。介于两者之间者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贫血和其他症状。海洋性贫血某些类型的基因突变使某一种珠蛋白链的产量显著减少,而本来应与之结合的另一种珠蛋白链因未被结合可以自相聚合成异常血红蛋白,例如HbH(β4)及HbBart’s(γ4),但是这种异常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的分子结构并无异常。
海洋性贫血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α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者称为α海洋性贫血,β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者称为β海洋性贫血。α或β海洋性贫血均可以是纯合子的或杂合子的。此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类型。因δ链的合成受抑制者称为δ海洋性贫血,由于正常人含有δ链的血红蛋白(α2δ2即HbA2)的浓度本来就很低,故这种海洋性贫血不发生贫血,加以发现很少,故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因两种基因突变,同时影响两种肽链合成的有δβ和γβ海洋性贫血。α与β海洋性贫血的混合杂合子状态由于所受影响的珠蛋白链分别在α链和β链,其临床表现不甚严重。
海洋性贫血基因也可与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混合而产生各种复杂的情况。α海洋性贫血基因可与Hb Const-ant Spring基因混合,所产生临床表现与HbH病完全一样,如不作血红蛋白电泳,与标准的HbH病难以区别。Hb Lepore是δ与β基因融合的产物。杂合子HbLepore的临床表现与杂合子β海洋性贫血极相似,这两种基因的复合可产生与纯合子海洋性贫血相似的临床表现。β海洋性贫血也常与HbE、HbS等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配合,由于基因突变都在β基因,所产生的贫血极严重,其表现与纯合子β海洋性贫血相似或稍轻。
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存综合征的红细胞内高浓度的HbF持续存在至成年期。这种患者出生后不能将γ链的合成转变为β链的合成,一般认为可能因β和δ基因的异常或缺失有关。因此这种异常情况与珠蛋白链的合成也有关。
上述情况虽然其基因基础不同,而与珠蛋白链的合成均有关,其临床表现与各种标准的海洋性贫血也大多相似,所有这些病态统称为海洋性贫血综合
。
地理及民族分布 β海洋性贫血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各地和多种民族中,但从地中海区域,经过中东、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一直到东南亚、中国南方和巴布亚是β海洋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地带。在意大利、希腊和地中海偏东的一些岛屿和国家中发病数特别高,例如β基因携带者的发病数在意大利波河三角洲Ferrara的某些人群中高达20%,在撒丁尼亚岛11~34%,西西利岛和塞浦路斯约在10%以上。在东南亚一带以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南方亦为本病高发地区。α海洋性贫血的分布不及β海洋性贫血广泛。最多见于东南亚一带,特别是泰国,据报道在某些地区α基因在人群中的发现率高达20%。近年有报道在沙特阿拉伯某些地区甚至高达50%。在希腊、意大利、非洲某些地区和美国黑人中,本病亦不少见。
国内无论β或α海洋性贫血均最多见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区,其次是长江以南各省市,黄河以北比较少见。据1981年1月全国血红蛋白学术会议报道,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20个民族123,437人的普查中发现β海洋性贫血366例(0.296%),α海洋性贫血154例(0.125%),总的发病数为0.255%。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全国本病总的发病情况及β、α海洋性贫血的比例,但本病在各地区和各民族中的发病情况差别是很大的。例如据报道,四川简阳地区β海洋性贫血的发病数为3.75%;海南自治州苗、瑶、黎、壮等民族中的发病数分别为6.38%,5.4%,4.5%,4.0%,而汉族及回族中的发病率分别为2.1%及2.43%;广州地区1,600份脐血和湛江市820份脐血中Hb Bart′s的阳性率分别为2.86%及3.19%。由此可以看出β及α海洋性贫血在南方各民族中的发病情况。
诊断 可由临床发现,病人的民族来源,家族史以及血液学常规检查结果首先提出线索。可靠的诊断常需根据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β海洋性贫血的诊断主要用碱变性试验以测定HbF及血红蛋白电泳以测定HbA2的含量。对α海洋性贫血,红细胞内的HbH沉淀包涵物可用特殊的染色法得到证明,亦可用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H及Hb Bart's。珠蛋白链合成速度的研究需在专门的研究室中方能进行,对诊断困难的病例和某些科研工作,这种检查是需要的。
血液学检查: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指数的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染色血片的检查都是必要的初步检查。MCV及MCHC的明显下降,靶形细胞的出现都提示α或β海洋性贫血的诊断,但这些发现不是特异性的。渗透脆性试验对海洋性贫血的诊断也不是特异性的,但如果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显著减低,海洋性贫血的可能就很大。
HbH包涵物的检查: 含有HbH的红细胞与氧化还原染料如煌焦油蓝或美蓝溶液温育,HbH因比较不稳定,易发生颗粒样沉淀,在脾切除后更多。这种沉淀须与网织红细胞区别。如有这种沉淀物出现可以断定其为HbH。
碱变性试验: 纯合子β海洋性贫血的血红蛋白中含有较高浓度的HbF,杂合子者可以轻度增高或正常。HbF有抗碱变性的性能。测定血红蛋白中HbF的浓度通常采用一分钟碱变性试验。此试验是在标准的条件下,血红蛋白暴露于碱作用一分钟,测定未经碱变性的血红蛋白占所有血红蛋白的百分数。通常临床工作中所采用的测定技术是Singer法,成人中抗碱血红蛋白<2%为正常。
酸洗脱试验: 红细胞内的HbF在酸性溶液中比HbA更能抵抗被酸洗脱。酸洗脱试验(Kleihauer试验)即利用这一特点,将血片经酸性处理后再染色。含有HbA的正常细胞由于血红蛋白已被洗脱,红细胞状似空壳,内容空虚苍白,而含有HbF的红细胞仍被染色。用此试验可以估计个别红细胞内所含HbF的多少。
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为检查海洋性贫血最常用的技术之一。HbA2的准确定量对某几种β海洋性贫血的诊断极为重要,如杂合子β海洋性贫血的Hb A2轻度增高,δ海洋性贫血的HbA2低于正常(杂合子)或不存在(纯合子)。对HbA2的测定,现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在pH8.6作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然后将HbA2区带洗脱下来,用分光光度计作定量测定。HbH及HbBart’s亦可用电泳技术加以分离和定量。用pH8.6醋酸纤维素薄膜或淀粉凝胶电泳,这两种血红蛋白向阳极移动均比HbA快,故称为“快速”血红蛋白。如用pH6.5~7.0的磷酸盐缓冲剂淀粉凝胶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HbH及Hb Bart’s仍移向阳极,而其他的异常或正常血红蛋白都移向阴极,这种电泳法对小量Hb Bart’s及HbH特别容易加以分离。血红蛋白电泳的另一价值是用以排除或诊断同时有无其他异常血红蛋白。
珠蛋白链合成速度的检查: α海洋性贫血的α链和β海洋性贫血的β链的合成都是减少的,在纯合子或杂合子中减少的程度轻重不一样。测定未成熟的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时利用核素标记的亮氨酸量的多少即可知道α链和β链合成的相对速率。这种试验对某些研究工作如了解α链或β链的合成速度,明确这些珠蛋白链合成的抑制是完全的还是部分的,对某些缺乏其他表现的海洋性贫血类型的诊断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