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疗法haishui liaofa
利用海水的理化特性对身体进行锻炼,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方法称海水疗法。治疗机制:
❶温度作用。由于海水温度一般较人体温度低十余度,故具有冷水浴之效应,且水温与体温之差越大刺激作用越强。
❷化学作用。海水中盐类及微量元素等物质,附着皮肤,刺激皮肤感受器,使皮肤轻度充血,这些化学物质经皮肤吸收后,对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过程有良好作用,又能提高机体巨噬细胞系统功能。
❸机械作用。海水的静水压力对周围的静脉和淋巴系统均产生轻度压迫,促进静脉回流,改变体内血液分布,提高心血管功能。
❹其它。海水对胸腹皮肤肌肉压力较大。推动膈肌上升,形成胸式呼吸,使呼吸运动加深,改善气体交换和加强呼吸系统功能;海水潮汐、波浪冲击及海水浮力作用,能使机体骨骼肌得到松驰,增强肌力和皮肤弹性,改善关节活动。总之,海水疗法对神经、循环,呼吸、运动系统以及机体代谢过程都有良好的锻炼和强壮作用,提高机体对寒冷和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及抗感冒等疾病能力。康复方法:游泳,适于健康和体力较好者;浅水浴(站立时水齐腰部);涉水浴(站立水齐膝部);坐浴(坐在海边浅水中冲洗腹部及其他部位),适于小儿老人及体弱者。注意事项:选择水温20℃以上、气温高于水温2℃以上、浪小无风的晴朗天气。饱餐、酒后及空腹均不宜海水疗法,应在饭后1~1. 5小时进行。入浴前应由医务人员检测心率血压是否正常,再做一定量体操活动和空气日光浴。入浴后应先在浅水中用手捧水冲洗头、颈和胸腹部。海水疗法后用温热淡水淋浴,再躺卧休息十余分钟。开始治疗时间应短,每次3~5分钟,逐渐增加,每次最长不应超过半小时,体弱者应缩短时间。每日可进行1~2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得短于4小时。海水浴场应有救生和抢救设备,对于入浴患者应严密进行医疗监护。适应证:神经官能症、肥胖病、慢性呼吸性疾病、胃肠功能障碍、早期高血压病、术后恢复期,身体轻度虚弱者、贫血等。禁忌证:过度衰弱、高热、脑血管意外、重度动脉硬化、心脏功能代偿不全、活动性肺结核、肝硬化、肾炎、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等。在进行热疗期间禁止海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