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德格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德格尔1889—1976Martin Heidegger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之一。早年在弗赖堡大学研读神学和哲学,后来先后执教于弗赖堡大学和马保大学,并任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论人道主义》《现象学与神学》、《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海德格尔宣称建立了一种“有根的本体论”,这就是承认人对世界的优先地位,人的澄明状态的优先地位,未来在时间性之统一中的优先地位。他首先充分澄清“在”的意义,认为“在”就是人的“此在”的“此”,就是“在世”。“在世”就是在世界中,而不是世界在我的意识中;人在世界中的活动主要是带着直接意识——情绪体验等形式的与物和人的交往活动。人的存在中最能显其存在本身意义的状态,是对“沉沦”、“烦忧”和“死亡”等情绪的体验。沉沦使人悟彻到自己的处境,烦忧使人觉察到自身的自由和责任,死亡使人反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认为,人的具体存在也就是走向死亡的存在。死亡是使烦忧的人得以自拔的唯一途径。海德格尔的伦理思想没有提出道德准则,也没有论及道德评价。所涉及的是人和世界及他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个人存在的各种状态问题。就连这些也作了根本的歪曲。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Haidege’er,M·Heidegger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创始人之一。1889年9月26日生于梅斯基尔希,卒于1976年5月26日。曾任弗莱堡大学校长、教授等职。海德格尔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传播其存在主义思想。他认为“存在”比“存在者”更根本,因为任何存在都首先必须“存在”,“存在”对于“存在者”处于优先的地位。世界上“唯一的本质的形式是人的存在”。要解决“存在”问题,就必须找到一种能在它的“存在”中过问存在本身的“存在者”,这就是“我的存在”(即“纯在”或“亲在”),它是本体论的存在。他指出,只有在极度苦闷中,才能意识到存在本身。存在的本质是虚无,人生下来就必然陷入烦、畏、死的境况中,他强调对死亡的认识可以“使自己从普通人当中解放出来”,认为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形而上学是什么》等。 ☚ 克尔凯郭尔 雅斯贝尔斯 ☛ 海德格尔认为“个人存在是第一性的”,其所处的世界是一片“虚无”;人冲进“虚无”时孤独无依,死亡是使烦恼的人得以自拔的唯一途径。倡导“英雄的”悲观主义。参见“哲学”中的“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Martin Heidegger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创始人。胡塞尔的学生。曾先后在马堡大学、弗赖堡大学任教。创立了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认为传统哲学都从世界入手,而把“在”给忘却了,是“无根的本体论”。主张要把“在”的问题突出出来,建立“有根的本体论”。人的自我就是“在”的方式,因此必须从人开始,亦即从“此在”开始。断言人的“此在”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与他人发生关系,沉沦于“一般人的状态”。人所处的世界是一片“虚无”,他只能凭借可能性来挑选自身,筹划或领悟永远先于人的现成状态中,因而“烦、畏、死”就是人最本真的情态。人要做一个强者,就要正视“死”,果断地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后期他不在专注于“存在的分析”,而转向研究荷尔德林的诗等,企图通过对语言的诗间本质的解释,实现“在的澄明”。晚年因与纳粹的瓜葛而隐居,思想上日趋悲观,醉心于存在主义禅宗佛学化。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是什么》、《林之路》、《形而上学导言》等。参见“伦理学”中的“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是《存在与时间》,书中对存在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区别了人的生命,物的生命和工具的生命。作者认为世界上的物体只要存在于世界之上,它们理所当然地可以被人类所使用。而人类的存在则复杂得多,它包括了对未来的了解,选择的需要,及死亡的最终现实。他在另一著作《形而上学是什么》中论证了逻辑学不能解释的虚无和存在的总内涵。其他著作还有《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论基础的本质》、《形而上学概论》等。 ☚ 海峡时报 海湾通讯社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无神论者。生于梅斯基尔希,在弗莱堡大学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投于胡塞尔门下。在马堡大学任教授期间建立自己的学说,后回弗莱堡任教授,曾与纳粹党合作而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一年后辞职。认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和现代,人们对于“作为存在的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始终没有说清楚,总是用“存在的东西”取代了存在本身;但没有存在则没有存在的东西,存在是存在者的根本。不过一般存在者的存在是隐藏着的,因为它是已被规定了的东西,而存在只有在它存在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未被规定的、处在存在过程中的存在者,以窥视一般存在的秘密,这种存在者就是人。正因为人能够任意决定自己存在的方式,永远处在可能性中,他才惟一地能领悟到存在;这种对自己的存在的追问和领悟本身就是存在,由于它是个人特殊的,所以叫做“亲在”(Dasein,又译“此在”)。亲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其性质是时间,它体现在人心最内在的对畏、烦、死的体验之上,这些体验标志着人的超越自身的本质,即人的亲在。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林中路》、《形而上学导言》等。 ☚ 雅斯贝尔斯 维特根施坦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Heidegger, Martin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现象学、解释学诸现代哲学流派的开创者之一。出生于巴登——符腾堡州梅斯基尔希市。就读于弗莱堡大学,1913年获博士学位,曾给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当助教。1923年任马堡大学哲学教授,1928年回弗莱堡大学接替胡塞尔的教授讲席。1933年曾一度与纳粹当局合作,出任大学校长。战后因此而受审查并被停职。1951年恢复教职。1959年退休后在黑森林地区埋头著述,过着半隐居式生活。 ☚ 克尔凯郭尔 雅斯贝尔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