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底地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底地貌

海洋底部的起伏形态。主要是海底地壳运动的产物,分成大小不同的地貌单元。大型海底地貌由大陆边缘、洋盆和大洋中脊3个部分组成。大陆边缘又可进一步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等次一级地貌。洋盆又可分为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等次一级地貌。大洋中脊又可分为中央裂谷和海底山脉等次一级地貌。

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haidi dimao

被海水淹没的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❶大陆架:是大陆边缘的浅水平台,属大陆向海延伸的部分。大陆架地形平坦,向大洋底微倾,坡度不超过1°~2°,深度不超过200米。陆架上遗留有陆地地貌遗迹,如溺谷和冰川遗迹等。
❷大陆坡:是大陆架与大洋底的过渡地带,坡度由几度到十几度,水深200~2400米左右。大陆斜坡上起伏不平,可能与断层作用形成的海底滑塌有关。
❸大洋底:占海洋总面积的80%,深度为2500~6000米。受全球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岛弧、海沟、海岭、深海盆地等地貌类型。在大陆坡的外缘,组成向海的弧形岛群,称为岛弧,是由板块俯冲翘起造成。在岛弧的边缘形成狭长而陡峭的深沟,称为海沟。在大洋的中部有上万公里长,宽1000~3000公里。高2000~4000米的海底山岭,称为海岭(大洋中脊),是上地幔物质从板块之间上涌和沿断层岩浆外溢而形成的高地。在海岭之间形成的洼地,称为深海盆地。此外,还有海底高原、平顶山和海底火山等。

☚ 海岸类型   大陆架 ☛
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Haidi dimao

被海水淹没的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其类型级别如下表。

海底地貌类型级别简表(据《现代地理学辞典》)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三级类型


内陆架
外陆架
侵蚀崖
冲磨水下岸坡
海 隆
冲刷沟槽
磨蚀台地
潮流三角洲
浅 滩
水下古三角洲
水下古河道
珊瑚礁
岩 礁


陆坡斜坡
海底高原
海 槽
海底山脉
海底峡谷
海 山
海底平顶山
珊瑚礁

续 表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三级类型


海 沟
海 槽
深海扇
海底峡谷



海底山脉 (海岭)
深海平原
裂 谷
……
海盆洼地
海 丘
海 山
海底平顶山
……
☚ 海岸地貌   大陆架 ☛

海底地貌

海底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有海台(海底高原)、海岭(海底山脉)、海盆、海沟、海山、海凹(海洼)等。中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区域,南海有深海盆地,最深达5559米。海底地貌复杂,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对它的认识尚欠充分。

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

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一般分为三类:
❶大陆架,是沿海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其特征与毗邻的陆上地貌密切相关,分有遗留地貌、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等。
❷大陆坡,是大陆架与深海底之间较陡巨大的斜坡。主要地貌形态是海底峡谷和海底扇。
❸大洋底,一般是海洋中水深超过2500米的区域。其地貌较为简单,但也起伏不平。大型地貌形态有海岭、海盆和海沟等; 中型地貌形态有海山、海底平顶锥和海洼等。

☚ 海底山脉   海底峡谷 ☛
000068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