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岳名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书学著作。北宋米芾著。一卷。为其平日论书之语,心得既深,见地独到。所言运笔、布格等法,能独阐精微,为后世书家所重视。于古人多所讥贬,其中有过刻处,颇多放言矜肆之语,后人已有批评。 ☚ 书史 汉隶字源 ☛ 《海岳名言》《海岳名言》
宋米芾著。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为宋四大书家之一,后人多评其为四家之首。米芾善书画、精鉴别,性格怪癖,史传有“洁癖”、“石癖”、“书画癖”,“不能与世俯仰”人称“米颠”。其评书多傲岸之举、激烈之辞。 《海岳名言》为后人集成,主要记其书法主张、体会和评论古今书法之片段。其书法主张“真趣”、“变化”、“自然”、“率真”、“古雅”,其书法沉著痛快、八面具备,其书评便多出于此观点。《海岳名言》中谓:“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批评了世人“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他赞扬了智永千字文为“八面具备”,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裴林“率意写牌”等等,透出他的书法观。他主张“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有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俗:皆字病也”这些至今为人传用,并引为精典。他的体会“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至今引为学书格言。书中对古人书法的褒贬甚多,他批评了欧、虞、褚柳、颜诸家的楷书谓“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实其他的楷书并无垂世,而以上唐代五大家的楷书垂世立家。楷书讲安排是无可非议的。他批评徐浩的“晚年力过,更无气骨”;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并贬其为“怒张为筋骨”;颜真卿“真便入俗品(“真”指楷书),皆有正误。书中评当世人书谓:“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谓自己书为“刷字”。言简意赅,不乏诙谐,至今仍脍灸人口。 《海岳名言》1卷,今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王氏书苑》本、《盐邑志林》本、《四库全书》本、《横山草堂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美术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海岳名言 299 海岳名言书法品评著作。宋米芾撰,米芾号海岳外史,故名。1卷。书中对古人多有讥贬之词,缺乏公正评价。但对用笔、布白之法,自抒心得,能脱落蹊径,独阐精微。 ☚ 书法要录 书史 ☛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书法心得论著。一卷。宋米芾撰。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璋,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狂放,并有洁癖,也称“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又好收藏。行草得力于小王,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存世法书有《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向太后挽词》等,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 论书 书苑菁华 ☛ 海岳名言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见 《画史》。世传米芾天资高迈,处世潇洒,不与世俯仰,落拓难羁,是书正体现作者之清高孤傲,不从流俗之品质。是书述论书法、点评书家,而于古今书家皆多讥贬。米氏开篇即对历代论书之“征引迂远”、“遣辞求工去法愈远”无利于学的状况表示不满,“故我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申明自己点评态度。对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唐代名家亦致不满,认为师法欧体之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颜鲁公“真便入俗品”,其它如徐浩之“字体肥俗”古气无存、薛稷之“笔笔如蒸饼”,并由杜甫对薛稷书之赞美,推曰 “老杜不能书”。米氏对古之大书家之评放诞矜炫,对同朝代书家亦不甚恭敬,如称蔡京 “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 “勒字”、沈辽 “排字”、黄庭坚 “描字”、苏轼 “画字”。然而,米氏对书学品悟之心得甚深,以至“随意落笔,皆得自然”,擅长小字,但其位置规模皆若大字。米氏认为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大字应具小字之 “笔势备全”,小字亦应具大字之 “筋骨神气”;且认为写字要 “肉裹筋,筋藏肉”; 布置要稳、不险怪,不枯肥,“贵形不贵作,作入画则入俗”,乃写字之大忌。米氏崇尚笔随心意,心笔相成,主张“书须得趣,他好俱忘。”米氏以上书法心得及运笔布格之法,俱独辟蹊径,成一家之言,确如作者所言其书“尽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海岳名言》虽篇幅不长,言语甚贬抑,但仍不失为书家之圭臬,学书法者宜研读探索,为艺术史之书法要论。是书有 《百川学海》本、《说郛》本、《书苑》本、《湖北先正遗书》本、《美术丛书》本、《四库全书》本,198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洪丕谟评注本。 海岳名言一卷。北宋米芾撰。是編所録為米氏平日論書之語,表題 “名言”,當係後人所加。辭句豪快,其旨大抵宗魏、晉而薄唐、宋,從唐歐陽詢、徐浩、薛稷、顔真卿、柳公權至宋蔡襄、沈遼、黄庭堅、蘇軾、蔡京、蔡卞等,無不論難抨擊。譏詆歐、柳書為丑怪惡札之祖;徐書肥俗更無氣骨,薛稷大字用筆如蒸餅;顔魯公真書便入俗品,云云。不免于言矜肆之習,抑揚太過。而所論運筆、布格之法,自有獨到語,自抒心得,實能脱落蹊徑,别闡精微,為書家之圭臬,臨池者所宜探索也。然止二十余項,僅屬小篇而已。刊有《王氏書苑》 本、《百川學海》 本、《說郛》 本、《美術叢書》 本、《鹽邑志林》本、《四庫全書》本、《横山草堂叢書》本、《湖北先正遺書》 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