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啸 海啸三幕话剧。贺孟斧著。初刊1941年—1942年重庆《戏剧岗位》第3卷第1—6期。1942年11月重庆新生图书公司出版。新生戏剧丛书。 ☚ 长夜行 最后的圣诞夜 ☛ 海啸 海啸上海《中央日报》副刊。周刊。1928年5月5日创刊,同年8月11日出至第15期后未见刊出。该刊以发表小说创作为主,主要作品有:幻尘(陈白尘)的《风雨之夜》、蒋山青的《程师母》,滕刚的《末日》和《妻底职业》等,以及洪为法的中篇连载《泥犁》。还刊出了滕固翻译的王尔德的小说,徐培仁翻译的安徒生的童话等作品。主要撰稿人尚有林文铮、黄其起、如生等。 ☚ 浩泽 鹦鹉洲 ☛ 海啸 [西汉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流杀人民。 《汉书·元帝纪九》 【评】这是目前所知史书最早海啸的记载。 海啸hǎixiào因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上风暴等引起的巨大海涛。可造成严重灾害。 海啸hǎixiào〈名〉由于海底地震、海上风暴等原因引起的海水剧烈涨落的现象:山呼海啸│海啸预报。 海啸hǎixiào由海底地震或飓风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 海啸hǎixiào【释义】 海啸hǎi xiào海底地震等原因造成的大海潮:可巧近海一带~,又遭遢了几处生民。(七十·1709) 海啸hǎi xiào由海底地震或风暴引起的巨大海浪。1899年丁鸿臣《游历日本视察兵制学制日记》上卷:“日人所患则地震、大风、火灾、海啸,无岁无之也。”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地》:“地震之影响及于海水使生大波者,谓之海啸。”◇暴浪、津浪、海笑、海吼。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海嘯 海嘯 hǎixiào 亦稱“海溢”、“海吼”、“海唑”。指地震或暴風引起的海浪狂奔及伴隨的巨響,往往給沿海地區造成災害。《後漢書·質帝紀》:“[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戊申,使謁者案行,收葬樂安、北海人爲水所漂没死者。”明·范濂《雲間據目鈔·記祥異》:“五月三十日,漕涇海溢,俗謂海嘯,邊民飄決者千餘家。”清·施鴻保《閩雜記》卷三:“近海諸處常聞海吼,亦曰海唑,俗有‘南唑風,北唑雨’之諺,亦曰海嘯。其聲或大或小,小則如擊花鼓,點點如撒豆聲,乍近乍遠,若斷若續,逾一二時即止;大則洶涌澎湃,雖十萬軍聲未足擬也。久則或逾半月,日夜罔間;暫則三四日或四五日方止。”參閱《清史稿·河渠志》、《格致鏡原》卷五、清·錢載《木棉歎》詩。 声响 声响响动 音波 ☚ 响声 发声2 ☛ 海啸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海啸的能量大致为1014~1017J,一般为地震能量的1%~10%。其波长约为数十至数百千米,周期为2~200 min。若取大洋平均深度为4 km、周期为40min,海啸的传播速度为713 km/h,则波长达475 km。海啸从海面到海底的流速几乎是一致的,它携带着巨大的能量快速地传播,在到达沿岸时,水深变浅,能量集中,可形成高达10余m或20余m的巨浪,造成巨大的灾难。破坏性最大的海啸是1703年发生在日本粟津的一次海啸,死亡10万人以上。1883年8月26日和2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岛附近因海底火山大爆发,在许多地点生成高达35 m的巨浪 ,死亡人数达3.6万以上。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印尼苏门答腊岛亚齐特区印度洋海域水下8.9级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尼、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索马里、马尔代夫等国,截至2005年2月,死亡人数29万人以上。 海啸 海啸haixiao由水下或海边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所激起的巨浪。海啸是一种重力长波。其波长约为几十至几百公里, 传播速度由C= ☚ 风浪和涌浪 海洋潮汐 ☛ 海啸 海啸Haixiao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及滑坡所激起的巨浪。深水中的海啸波长可达180公里,速率350节,而波高或振幅仅几厘米。当海啸到达浅水区并在海岸破碎时,比任何风浪都高。海啸的破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底地貌。一般周围为深水的突出陆地的碎浪较小,而海岭附近则较高。海啸与地壳运动有直接关系, 引起大洋海底地壳运动的浅源地震可产生海啸。海啸到达的时间可以预报。根据已知的地震位置,震源和可能受震目标之间的大洋深度,很容易预算出海啸到达的时间。 ☚ 凤仙花 戈壁 ☛ 海啸见“风暴潮”。参见“工程技术”中的“海啸”。 海啸由海底火山活动、地震、海底滑坡、巨大的风暴和核武器在海洋爆炸等引起的巨浪。可分为地震海啸和风暴海啸两类。参见“气象”、“工程技术”中的“海啸”。 海啸由海底地震或风暴造成的海水的剧烈波动。海水冲上陆地,往往造成灾害。参见“海洋水文”中的“海啸”。 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激起的海面巨大波浪。海啸的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波速很大,波高在外海不显著。传播至浅海区后,波长变短,波速变慢,波高增大(可达十余米),可淹没沿岸低洼地区造成破坏。沿海地区能听到如远处飞机的嗡嗡声,或如海螺号角,夜间尤其清晰响亮。 海啸海嘯hǎi xiào由于地震或风暴而造成的海面巨大涨落现象。《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灵胎》:“雍正十年,岷山瘟疫大行,因上年海啸,近海流民数万,皆死于崑。” 海啸由地震或风暴而造成的海面巨大涨落现象,按成因可分为地震海啸和风暴海啸两种。地震海啸是伴随地震而形成的。即海底地壳发生断裂,引起剧烈的震动,产生巨大的波浪,高度可达10余米,从而侵袭陆地,造成财产损失。风暴海啸为在强大低气压通过时,海面异常升起的现象。 海啸 海啸又称“津波”或“津浪”,亦称“地震海啸”或“地震波浪”。是由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海岸)地壳变动以及风暴、海底核爆炸等引起的海面水位剧烈波动、涨落现象。按成因可分气象海啸和地震海啸。波速大,周期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其浪传播到近岸时, 因水渐浅, ☚ 海图 海陆风 ☛ 海啸tidal wave 海啸tsunami;seismic sea wave 海啸tidal wave 海啸tsunami;tidal wav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