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员罢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员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后,6月23日,英帝国主义在广州又制造死伤200多人的“沙基惨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建立“省港罢工委员会”,全国掀起声援省港大罢工的热潮。英商怡和、太古两洋行急令所属在香港的“夔州”、“惠州”等5轮和停泊在上海港的“顺天”、“景星”2轮驶往天津,以防止海员罢工。中共中央电示中共北京区委协助中共天津地委在轮船到津后,组织海员继续罢工。随即派赵世炎来津,会同中共天津地委书记李季达、工运负责人安幸生等组成“海员罢工委员会”。当“夔州”、“惠州”等轮到津后,李季达、安幸生立即与“夔州”轮上的海员共产党员陆苗根联系,发动各轮海员425人全部下船。7月18日在法租界大东旅社召开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天津支部成立大会,通过章程、宣言、通电和泣告书,推举安幸生为支部书记。从7月21日起,陆续抵达天津的“昌盛”、“裕升”、“奉天”、“顺天”、“景星”都投入罢工行列。7月24日,纺织、印刷、油漆等工会联合召开支援海员罢工大会。天津各界联合会开辟广东会馆供海员住宿,并发动各界捐款支援。8月10日,日商大连、大阪和英商怡和、太古码头2000多名装卸工人罢工。海员工会在租界当局的压迫下曾多次搬迁,但工作仍坚持进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