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叟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叟集

海叟集

明诗别集。四卷。明袁凯撰。袁凯诗稿为作者自编,明初刻于祥泽张氏,其版久毁,世不多见。近人傅增湘曾见此本,并作了详细的跋语,明穆宗隆庆(1567—1572)年间何玄之即以此本为底本,以活字排印出版。后世所传各本多由此出,如:明神宗万历(1573—1620)间张所望重刻本,即据何玄之本刊刻;清圣祖康熙(1662—1722)末曹炳曾校刻本,则基本依照张所望本,参照何玄之本及他书加以校补,较二本多出“集外诗”一卷。后又有清德宗光绪(1875—1908)间《观自得斋丛书》本,对袁诗又有所增辑,但多伪作。今《全明诗》将曹炳曾本所增辑、《观自得斋丛书》本所增辑及《全明诗》编者所自辑者皆置于诸卷之末以备考。另外还有《在野集》二卷、《瓦缶集》传世;二者皆为选本。关于《在野集》,傅增湘言藏有此集抄本,并谓此本为“天顺中朱氏凤岐手自选录,并为之评点,付杨传刻之,而张璞为序。缘公以疾告归,终老田野,故以‘在野’为名,诗凡一百二十六篇。正德元年(1506),鄢陵刘君捐俸重刻于山东,有陈镐撰序以行。逮嘉靖八年(1529),刘之子诜于南都得海叟全集,以前时选本见遗者半,乃录遗别刻,于是有补刊《在野集》之举”(《藏园群书题记》)。《瓦缶集》为明武宗正德(1506—1521)间陆文裕为急于流佈袁诗而选刊于北京。《海叟集》按体分编,常见者有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刊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全明诗》本。

☚ 宋濂诗集   诚意伯文集 ☛

海叟集

诗文集。明袁凯撰。五卷。凯字景文,号海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未详。元末为府吏,洪武间授御史。后因事为太祖所恶,伪作疯颠,辞归。事迹详《明史·文苑传》。是集旧有祥泽张氏刻本,题《在野集》,多以己意窜改。隆庆间何元之得张氏旧刻,以活字校印百部传之。万历间,张所望复为重刻。此本乃清康熙间曹炳曾校订,以张本为主,而参以何氏本,正其谬误,较诸本完善。分正集四卷,集外诗一卷,有李梦阳、何景明等序。凯少时以《白燕诗》得名,时称“袁白燕”。李梦阳序则认为此诗“最下最传,其高者顾不传”。何景明序称其“古体多学《文选》,近体多学杜甫”。有《四库全书》本, 清光绪甲午(1894)刻《观自得斋丛书》本。

海叟集

四卷。《集外诗》一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号海叟,华亭 (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因事为太祖所恶,伪作疯癫,以病免归。少时以《白燕》诗得名,人称袁白燕。其诗学杜甫,重在模拟。事迹载《明史文苑传》。其集旧有张祥泽刻本,乃凯所自定。岁久散佚。天顺中朱应祥、张璞所校选者名《在野集》,多以己意更窜。如“烟树微茫独倚栏”,改为“烟树微茫梦里山”。盖以诗用删山韵,而栏字在寒桓韵。不知洪武正韵已合二部为一。袁凯用官韵,非奸韵。“故国飘零事已非”,改为“老去悲秋不自知”。盖以袁凯已仕明,欲讳其前朝之感。不知据陶宗仪《辍耕录》,是诗作于至正末,乃用金陵王谢燕事,下句自明,非为元七而作。至“雨声终日过间门”,改为“雨声随处有间门”。更不知其点窜之意何居。弘治间,陆深得旧刻不全本,与何景明、李梦阳更相删定,题名《瓦缶集》行世。(《在野集》《瓦缶集》皆为《海叟集》的选辑本。隆庆四年(1570)何玄之得张祥泽旧刻,以活字校印百部传之。万历三十七年(1609),张所望复为重刻。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曹炳曾以张本为主,而参以何氏本,正其谬误,并增辑《集外诗》一卷重新刻印。袁印诗取法杜甫,气体较为清健,颇受时人推重。程嘉燧在《列朝诗集小传》中称:“海叟诗,气骨高妙,天然去雕饰,天容道貌,即之冷然。古意二十首,高古激越,雄视一代。七言古诗,笔力豪宕,斟不如意。七言律诗,自宋元来学杜,未有如海叟自然者。”评价虽然有些过誉,但仍可窥见袁凯诗在当时的影响。有副督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