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兽资源
我国海域辽阔,海兽资源丰富,其中的鲸类不仅有著名的大型鲸种如蓝鲸、长须鲸、大须鲸、小须鲸、拟大须鲸、黑露背鲸、抹香鲸,而且有大群海豚生活在海域中,由于许多大型鲸种在洄游途中遭到过度滥捕,现在其来游数量显著减少。我国近海捕鲸主要以小须鲸等小型鲸类为主要捕杀对象。
鲸的周身是宝,鲸皮可制作革类的皮鞋、皮包、皮衣等,质底柔软、花纹美观,不亚于牛皮。鲸的脂肪层很厚,可达十几甚至几十厘米,约占其体重的25—35%。它可提炼食用油,又可作重要的化工原料,尤其是抹香鲸的头部油,是精密仪器如钟表、天文钟甚至宇宙火箭所必需的高级润滑油。在食品上、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鲸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可煮、烧、烤,作包子、水饺相当好吃,作烧肉可以和里脊相媲美,还可作熏肉干、火腿、香肠、罐头等。鲸的尾鳍和背鳍酷似海蜇,是上等佳肴。骨除炼油外可制骨粉,内脏可提药、食用或作饲料。须或牙齿可作各种工艺品。鲸肝可制维生素制剂,治疗恶性贫血有特效。鲸的胰脏、甲状腺、副肾、睾丸、卵巢等部分可制作多种营养剂、消化剂,提取胰岛素和多种激素。鲸骨制的鲸骨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很显效。抹香鲸肠内的龙涎香可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等症。
鳍脚类同样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它包括海狮、海象和海豹。它的种类很多,海狮约13种,海象1种,海豹18种,分布广泛,世界各海区及内陆地区的淡水湖泊中都有,但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冰洋、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南极海域、地中海等地,海象是北极特产,主要生活在北极及北极圈内,海狮类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南极海域中。
鳍脚类动物体呈纺锤形,多数种类体表密被短毛。四肢都成鳍状,故名鳍脚类,适于水中游泳。其中海狮和海象的后肢还能弯到前方,可在陆地上步行。而海豹的后肢却永远朝后伸,所以到了陆地上,就只能像虫子那样蠕动,平时它们一直在海里巡游觅食。它们游泳迅速,潜水本领也很强,其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也有回声定位的能力。除南极食蟹海豹是以磷虾为食、豹形海豹可袭击其他海豹外,其他多种鳍脚类都是以鱼和乌贼等头足类为食。
为获鳍脚类的毛皮、油和肉是猎捕它们的主要目的。有些海狮如北半球的海豹和南半球的毛皮海狮是著名的毛皮兽,猎捕它们主要是为了毛皮,它的毛皮可作皮氅,被称为 “千金裘”。还可作外套衣襟、西装背心、皮夹克、皮大衣、女用毛皮外套等。其他海兽的皮还可以作皮鞋、皮帽、皮包、雨具等。它们脂肪所提炼的油,过去有的用于点灯,以后成为重要的工业、医药和食品用油,海狮油对治疗伤风、支气管炎、哮喘病,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也是很好的护肤剂。它们的肉可食; 海狗、海豹的雄性生殖系统可入药称为狗肾,具有生精补血、健脑补肾、壮阳的作用; 海象牙可用于雕刻; 肠衣可作提琴、吉他琴弦; 肝脏可提维生素制剂; 骨可作骨粉,为肥料。
我国有四种鳍脚类,其中海狗、北海狮、髯海豹仅偶有捕获,数量最多的是斑海豹。
海牛目共有四种。我国南海海域常见有儒艮,被誉为 “美人鱼”。海牛类是海兽中仅有的以水生植物为食的动物,其食性似牛,故叫它为海牛,其肉甚好,酷似小牛肉,其脂肪油营养价值高,其皮鞣制的皮革耐磨。其牙齿可以雕刻。
海獭是海兽中最小的一种,对海洋的适应性最差,不远离海边,主要以其毛皮珍贵而久负盛名。海獭毛可以算是皮毛中的 “王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