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会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会寺

海会寺

位于县东15公里大桥村。创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原名郭谷院。寺中有龙泉一脉,常年不涸,唐昭宗敕改为龙泉禅院。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重修,改今名。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有殿堂等建筑60余间。寺内有八角琉璃塔两座。一座建于唐末,高20米,每层开有小型拱门,塔内镶嵌小佛像,每层三排,造型精巧。另一座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修建,十檐13层,高50米,塔身八角形,底层方形,周设栏墙,壁上有琉璃佛像和各种花卉花纹图案;塔内有梯可攀登,各层辟门,第十层设有平座檐柱栏杆,造型美观和谐。

☚ 15. 阳城县   蟒河风景区 ☛

海会寺

海会寺

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的白云山麓。相传唐代高僧海会曾在此修行,后在一株梅树下坐化。后人建寺纪念。寺存“淮西第三禅刹”匾额,为宋淮西佥事王伦题,可见寺始建不晚于宋。寺原有上、中、下殿。下殿有巨佛四尊,皆高丈许,金身雄伟。全盛时,有僧众3000余。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重修,现存上、下两殿。在原中殿上,有慈禧太后赐匾“真如自在”。中、下殿之间,有古树罗汉松,盘根错节,相传已有千年。寺背依凤凰峰,面临玉带河。寺旁响水崖,清泉飞瀑,下注成涧。

☚ 花亭湖   佛图寺 ☛

海会寺

海会寺

位于庐山南麓,距牯岭35公里。背五老峰,面鄱阳湖,是著名的庐山五大丛林之一。明万历戊午(1618)由西来和尚创建。清嘉庆、光绪年间僧人旦云和至善相继重修。当时殿宇宏敞,雕梁画栋,有半月池、栽莲池、藏经阁等建筑。登楼纵眺,风景殊佳。康有为曾以“荡云尽吸明湖水,招月来听海会钟”、“读书无处归来晚,桂树幽幽烟雾重”的诗句,形容其胜境。寺中所藏珍贵文物中,有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写绘的《妙法莲华经》一册,绘佛像四十五帙,像侧正书经文,及心月和尚手绣五百罗汉图拓本等。清末寺僧普超血书《华严经》,上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题跋,今藏庐山博物馆。

☚ 九叠屏   白鹿洞书院 ☛
海会寺

海会寺

位于太湖县城东北15公里的白云山麓。相传唐代高僧海会曾在此修行,后在一株梅树下坐化,后人建寺纪念,取名海会寺。寺有“淮西第三禅刹”匾额,为宋淮西佥事王伦题,可见该寺建于宋或宋之前。寺原有上、中、下三殿,下殿有巨佛四尊,皆高丈许,金身雄伟。全盛时,有僧众3000余,经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历代重修,现仍存上、下两殿。在原中殿上,有慈禧太后赐匾,书“真如自在”四字。在中、下殿之间,有古树罗汉松,盘根错节,苍劲古朴,相传已有千年。海会寺背倚凤凰峰,面临玉带河。寺旁响水崖,清泉飞瀑,下注成涧。山高石奇,景色清幽,为旅游避暑胜地。

☚ 西风禅寺   佛图寺 ☛
海会寺

海会寺

位于雨湖区大湖街26号。始建于元元贞二年(1296)。开山祖师为璞忠和尚。明末扩为丛林,历有“南湘佛地” 之称。清顺治年间、嘉庆二十一年 (1816)均加修葺。现寺院为1935年重修。占地面积10700平方米,由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及清规堂、斋堂、韦驮殿、禅房、祖师堂、花园等组成,建筑面积4760平方米。大殿正中供释迦佛。主佛背为千手观音,雕塑精美,极具艺术价值。1931年,海会寺联合其他寺院捐资在寺西侧兴办海会小学,成为儒佛合流的典型。湘潭市佛教协会设此。

☚ 雨湖公园   鲁班殿 ☛
000147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