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浯溪摩崖石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湖南省祁阳县西南2公里的湘江南岸浯溪,有唐至清代300余文人墨客的题记刻石486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老三铭”、“大唐中兴颂”和“新三铭”。“老三铭”即人称的“浯溪三铭”,是唐代文学家元结撰,季康、瞿令问、袁滋用玉箸、悬针、钟鼎三种不同的篆体书写的《浯溪铭》、《唐亭铭》和《峿台铭》的通称。“大唐中兴颂”是元结撰,颜真卿书(楷书)全文共332字,记述了安史之乱到肃宗即位,收复长安、洛阳的一段历史,笔力遒劲,是颜真卿的得意之作,被后人誉为“楷书典则”,“颜体笔翰高峰”。由于文奇、字奇、岩绝,又有浯溪“三绝”之称。“新三铭”指清代书法家吴大澂的《浯溪铭》、《峿台铭》和《唐亭铭》。除此外,还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浯溪诗》和文学家黄庭坚的《书摩崖碑石》等。浯溪摩崖刻石是我国少有的露天诗海碑林和书法艺术壁廊,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提刑权府寺丞靖开堂疏碑   王铎草书临古法帖 ☛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位于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祁阳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离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
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于767年(唐大历二年)2月从潭州都督府返道州,受此处幽胜,遂将一条“北汇于湘”的无名小溪命名“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台”,撰《吾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语亭”,撰《吾亭铭》。后元结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唐亭铭》碑,现为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 视为“国宝”。
唐刻《大唐中兴颂》碑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弘,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
《大唐中兴颂》摩崖是浯溪的核心和精髓。《大唐中兴颂》之后1200余年来,历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镂玉雕琼,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历代的石刻,从内容看,突出的有《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元结的《老三铭》、吴大的《新三铭》;从字体看,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最大的“圣寿万年”四字,刻于悬崖,每字直径逾丈,最小的字,只有蚂蚁那么大。
为保护浯溪摩崖,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所。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处。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查明自767年(唐大历二年)至1920年(民国九年)犹存300余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一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
浯溪露天摩崖是中国摩崖中的佼佼者。它是民族文化之乡,文物荟萃之乡,形成一部庞大的石书,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
地址:永州市祁阳县 邮编:425000
电话:86-746-3222362

☚ 韶山冲毛主席旧居   长沙铜官窑遗址 ☛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浯溪与湘江汇合处的崖壁上。《浯溪志》载:“崖石在浯溪之东北,高二十余丈,横冈二十余丈。崖颠多老树瘦藤,其下三丈许,平坦如削,石色清润。”唐诗人元结定居浯溪后,将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所撰《大唐中兴颂》,请颜真卿楷书,于大历六年(771)夏六月刻于崖壁。全文高3米,宽3.2米,共21行,每行20字,共332字,字径约14厘米。此碑书法磊落奇伟,雄闳刚劲,自古为学者、艺术家所重,誉为颜真卿“生平第一得意书”,因文、书、岩均奇绝,故“元人题为‘摩崖三绝’”(明末钱邦芑《浯溪记》)。大历年间,元结还将所撰《浯溪铭》,请唐书法家季康(一说李庾)篆刻于溪石右面大卧石;《峿台铭》,由唐江华县令瞿令问篆刻于峿台南厓上;《𢈪庼铭》,由唐袁滋篆刻于左边大卧石。唐宋以来,浯溪周围几公里内刻满了历代名家如皇甫湜、秦观、李清照、范成大、沈周、董其昌、顾炎武等300余人的书、画、诗、赋、词、文、铭、记等作品,现存石刻共486方,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石刻大者9.6平方米,小者0.9平方米,字径大者3米,小者5厘米,篆、隶、楷、行、草兼备,风格各异,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其中较重要者有宋黄庭坚《书摩崖碑石》、米芾《浯溪诗》,及清何绍基《读<中兴颂碑>有作用山谷韵》、吴大澂的“新三铭”等。清代越南使者来华,经浯溪也题诗刻石。诚如《永州府志·名胜志》所说,浯溪摩崖石刻内容极丰,“名章俊句,莫得而尽也”。

☚ 浯溪   文昌塔 ☛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位于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唐大历二年 (767)—1920年。现存可辨认的诗赋、游记、题名等刻石505处,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 (包括安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大者9.6平方米,小者0.9平方米,字大者直径3米,小者仅0.5厘米,总面积达631.7平方米。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齐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成为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留有名姓的历代名人、学士、书家、官吏250多人。除元结、颜真卿外,著名的有唐皇甫湜《题浯溪石》; 宋黄庭坚《书摩崖碑后》 (又称“小摩崖”),张耒《读中兴颂碑》,李清照 《读浯溪中兴颂和张文潜》,范成大《书浯溪中兴碑后并序》,张栻《舟过浯溪有感题铭》,秦观《漫郎吟》,米芾《题摩崖》,臧辛伯《浯溪》; 元王冕《游浯溪》,杨维祯《浯溪赋·留别浯溪诸友》,姚黻 《过浯溪》,丁懋儒 《大明中兴颂》; 明解缙《镜石》,沈周 《浯溪碑》,黄焯《三吾胜览》,苍崖道人《暮春偶游浯溪》; 清吴大澂《浯溪铭有序》、《峿台铭有序》、《𢈪铭有序》 (又称“新三铭”), 何绍基《于桐轩陪游浯溪》,越南使者郑怀德《题镜石》等。其中以黄庭坚、米芾、吴大澂作品最为引人注目。

☚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   《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 ☛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

在湖南省浯溪风景区内的湘水之滨。 唐元结来此建峿台和𢈪庼,并撰《𢈪庼铭》、《浯溪铭》和《峿台铭》,清人以玉著、悬针、钟鼎三篆体书写,刻于崖上,人称“浯溪三铭”。唐大历六年(771年),元结又将所作《大唐中兴颂》请唐颜真卿楷书刻于崖,世以文奇、字奇、岩奇而称“三绝”。此后,历代有300余人来此题词刻诗,共存摩崖刻石486方,大部分完整。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白鹤梁题刻   袁滋题记摩崖 ☛
000051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