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1952年10月2-13日在北京召开。由于美国片面签订对日“和约”,阻挠和破坏朝鲜停战谈判,并在亚洲区域到处建立军事基地,严重威胁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各国的安全。

为了消除战争的威胁,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建议尽早召开这个会议。1952年3月2日中国著名和平人士宋庆龄、郭沫若、彭真、陈叔通、李四光、马寅初、张奚若等11人,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联名致电邀请亚洲及太平洋沿岸各国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士,共同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得到许多爱好和平人士的热烈响应。

6月3-6日在北京召开筹备会议。宋庆龄从上海电贺筹备会议召开,指出:这“标志著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伟大而统一的和平运动的开端。这一良好的开端必将使爱好和平的人民更进一步动员起来担当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责任”。7月31日宋发表《为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全世界的和平而奋斗》,宣传这次会议的目的、意义。

9月8日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和中国各人民团体联席会议推选宋庆龄、郭沫若等29人为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代表。

18日宋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的首次会议,被推选为中国代表团团长。10月2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37个国家378位代表(其中34位列席代表)。

宋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担任会议执行主席。宋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一个伟大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事件”。

它“再一次充分地证明,人类是一定能创造和平的”。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活动。

认为在现阶段“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和对于世界和平的要求,日益密切地连系起来了”。郭沫若作了题为《团结一心,保卫和平》的报告。

会议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致联合国书》、《关于朝鲜问题》及成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等决议,宋庆龄被推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