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①蕲水:在今湖北浠水县黄冈东。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
 ②清泉寺:在蕲水郭门外。
 ③兰芽:兰草初生的嫩芽。
 ④子规:杜鹃鸟。
 ⑤休将句:意谓不要像古人那样徒然悲叹岁月流逝,自伤衰老。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评点】
 曾敏行《独醒杂记》:徐公师川尝言东坡长短句,有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白乐天诗云:“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净”、“润”两字,当有能辨之者。
 陆游《入蜀记》:八月十七日过回风矶,无大山,盖江边石渍耳。然水紧浪涌,过舟甚艰。过兰溪,东坡先生所谓“山下兰芽短浸溪”者。
 许昂霄《词综偶评》:“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何减“雨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耶!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程洪《词洁》: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觉不凡。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 原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初中古诗文 - 可可诗词网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题 解】

本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期间,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三月,与庞安常一道游览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词人到蕲水求当地名医为自己医好了耳病,久病初愈的他又为大好春光所感染,所以心情比较舒畅,词中表现的思想也显得积极乐观。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发感慨,词人通过描绘清泉寺附近的秀丽清幽的春景,抒写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甘沉沦的豪迈情怀,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选取了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美好图画。潺潺流淌的小溪中生长着短短的兰芽,静谧的松间一条洁净无泥的沙路蜿蜒伸展,傍晚杜鹃的啼叫透过轻灵飘洒的春雨从林间传来,将周遭的环境烘托得更加幽静清爽,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置身如此美景中,怎能不令词人感慨万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作者一反常俗,激情洋溢地对自然法则发出了大胆的反诘,认为人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能够青春永驻,并用“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形象而又新鲜。这里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诗化表达,更体现了身处逆境的他此时所拥有的乐观豁达的心境,实在难能可贵!正是出于这种对人生的信心,作者在最后用更为昂扬的笔调写道:“休将白发唱黄鸡。”既然人生都可以“再少”,那么满头的白发,又何必叹老嗟衰、自伤迟暮呢!这种自然而真切的议论,容易激发人们的共鸣。

词中写景层次清晰,从山下写到松间,从松间写到寺院,宛如三幅恬美幽雅的山水画;抒发感慨时,情感真挚,激情四溢,对人生的表达富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全词语浅意深,韵清格高,情、景、理交融,表达了苏轼执著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性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