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赋
辞赋名篇。元代沈干作。见载于《历代赋汇》、《青云梯》。浙江即今钱塘江,《山海经》称“浙江”,《水经》则称“渐江”,盖异名耳。沈氏之《浙江赋》分六部份:首叙此江的源委支派;次写其“浩荡弥漫”,浮沉乾坤的气势;三写其商船云集,致富三吴的功绩;四写海潮倒灌,声洪浪急以及弄潮儿勇敢蹴浪的壮观;五写有关浙江潮的历史传说;六写该江在史书上的不同名称。描写较为成功的,系前四部份。如以“接海气兮浮乾坤,吐天光兮吞日月”写江水浩淼无涯的气势;以“簇沙际之牙墙,舞潮头之画鹢”表现江船运输的兴盛繁荣;以“海门喧万鼓之声,江面横一线之白”展示钱塘潮的雄奇壮观,都形象生动,而且语语对仗,韵调铿锵。其主题思想,当是赞颂山川之美,抒写热爱大自然的豪情和溯远思古的历史感慨。在古赋作品里,描写山川风物而及于河川之经济效益的,始自蔡邕的《汉津赋》,但摹写形容不及此赋详细委曲,气势也不及此赋宏大壮美。此赋运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但又不同于一般赋作的以问答结构文章,显得较为灵活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