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起源于明清,盛行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 传统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称为独立乐种的拉花音乐伴奏,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特色。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 拉花是一种不受场地限制,既可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的群舞。 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另一种为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 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六的倍数。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 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