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井田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井田制 中国殷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 据《孟子·滕文公上》、《周礼》、《礼记》等书记载,古代土地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将每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作九区,分配农民耕种。中间一区为公田,其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即八家)。公田由八夫助耕,全部收获均缴给统治者。一说井田是周王按爵位高低封赐给诸侯及卿、大夫的,受赐者只有享有权而无私有权,土地不能买卖。 由于各地区各封国的情况不同,井田的规划也不一致,或以十夫为井,或以九夫为井。井田中间开挖的灌溉系统称为遂、沟、洫、浍、川,与此相应的道路系统则称为径、畛、涂、道、路。 春秋以后,随著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力有了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开阡陌”、“除井田”,井田制最后崩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