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失;散失liúshī sànshī

【同】 都是动词;都有消散失去的意思。
【异】 “流失”着重在因外力作用被带走而失去;对象常是水、土壤、肥料、矿石、油脂、人员等;没有散落、遗失的意思。[例]毁林开荒只会带来水土严重~的后果。那家工厂因管理不善、效益低,技术人才~严重。“散失”着重在东西因挥发或消耗而自己消散失去;对象一般是水分、热量等;此外,还有散落、遗失的意思,对象多是书籍、文物、标本、资料等。[例]天气热,水分~很快。
【反义】 流失—保持 蓄积/ 散失—聚集 获得

流失liúshī

流走或散失
 △ 防止水土~|寻找~文物。
【反】保持 保有

流失liúshī

❶ 〈动〉指水、土壤、矿石等有用的物质没有被利用而随风或水散失:水土流失。
❷ 〈动〉泛指有用的东西失散:文物流失。
❸ 〈动〉比喻本地或本单位人员离开:人才流失。
【同义】流散。

流失liúshī

〈动〉 原指矿石、土壤等散失。喻指人员、财务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

流失liúshī

〈动〉原指矿石、土壤等散失。喻指学生辍学,人员、资金等外流。
 ◇ 防止戏剧创作人员进一步流失。(人民日报.1984.7.9)
 ◇ 在审议中,有的委员提出,税务执法机关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堵塞税收流失的同时,还要依法规范税务人员的自身行为,做到依法收税、文明收税。(人民日报.2000.12.29)

流失liú shī

本指有用的物质如油脂、矿石、土壤自已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到别处工作。

流失

(反)保持

流失liú shī

有用的物质散失掉或被风、水带走。1941年谌亚达译《中国区域地理》第四章:“土地因被力耕,以致逐渐陷落,又常受雨水的洗蚀而致流失。”

保持;流失

○保持bǎo chí

(动)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水土~|~人口平衡|~信念|~距离|~原样。

●流失liú shī

(动)泛指有用的东西或人自己散失或被水力、风力等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水土~|人口~|人才~。

流失←→保持liú shī ← → bǎo chí

流失:油脂、矿石、土壤等有用物质自己散失或被风力、水力带走。
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少。
【例】 植树造林,可以保持水土,以免流失。

流失

流失liúshī

比喻人才离开本单位、本地区。
 ❍ 人才~。

☚ 流拍   流失生 ☛
散失

散失

散(散离;散轶;散佚;散逸;散亡;亡散;遗散;沦散;逸散) 轶(遗轶) 佚(佚失;佚落;亡佚;遗佚) 逸(逸亡;逸失;逸散;遗逸;遁逸) 失亡 亡失 遁亡 泯亡 遗泯 遗落 隐没 越裂 越渫 陨坠
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流失(水土~)
 消逝,流失:迁逝
散乱,散失:零落
埋没散失:湮轶 湮佚
沦没散失:沦佚
旷废散失:废丧
残缺散失:阙逸 阙轶 阙佚
毁坏散失:荡逸
 烧毁散失:焚逸
散失不全:散缺 散阙 残佚
散失净尽:散灭
流落散失的样子:飘然 飘尔
(流散遗失:散失)

☚ 丢失   丧失 ☛

离开人或团体

离开人或团体

离开身体:离身
离开亲属:远亲
离开妻子儿女:抛妻别子 抛妻弃孩
离开众人:班(萧萧~马鸣) 离众 离群
离开团体或组织:离队
 离开部队:退伍
 离开军队回家种田:解甲归田
人员非正常地离开本单位或本地:流失

☚ 离开某位置   退出 ☛

流动

流动

流(~荡;~沙;~星;~失)
融化流动:融流
转移流动:转流
环绕着流动:周流
循环流动:漩流
飘荡流动:飘动
明亮流动:清浰
自然地流动:自流
随顺着向某一方向流动:靡倾
顺着地势流动:顺流
迅速流动:游歘 荡汩
流动的样子:浮浮

另见:经常 变动 位置 固定

☚ 流动   流通 ☛

流淌

流淌

流(~失;~血;~向;~程;流泄;漂~) 淌 滚 漻 溜 泫(泫流) 沥 泓(一~)
河水流动:流川
顺地势而流向某处:顺趋
向反方向流:洄 逆流 倒流
水分流:
暗地流着:潜流 暗流 洑流
水在地下流动:隤 潜流
水伏流地下:
水流经地下:
流得长:长流
水流悠长:
汹涌地流:驰涌
交错地流:交流
急速流淌:奔涌 奔浑 奔流
水流会合:汇流 汇合 派合 阅水
水流畅通:浚利 顺通
水无阻滞地流动:津通
水流不畅:沴 不行
水不流:洿
水流中断:断流 绝流
(水或其他液体流动:流淌)

另见:水动 流动 水 水液

☚ 流淌   水流动的样子 ☛

流失liú yì

放荡,放纵。《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庞之朴,拨~~之风,反宓戏之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