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动性陷阱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动性陷阱说

流动性陷阱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人们除了因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持有货币外,货币需求还受投机动机的支配,既由预期未来利率的变化以求获取资本收益而持有货币。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将造成债券价格的升降,这使人们有机会在货币与债券之间进行选择。当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提高),并低于“相当安全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将下跌)而愿意多持有货币;反之,人们就会少持有货币而多购买债券。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具有很高的弹性,且是利率的反函数,既利率升高,货币的投机需求将下降;利率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会上升。在此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一种机制,他指出:“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灵活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当利率降到该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票据”(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76页)。此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具有无限大的弹性,即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完全被投机需求所吸收,不再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这种情况被英国经济学家D·H·罗伯逊(1890~1963年)称为“流动性陷阱”。

图12—19


如图12—19所示,当利率降至rL时,流动偏好曲线呈水平形状,直线AB部分就是流动性陷阱。关于流动性陷阱是否现实存在的问题,凯恩斯本人的看法并不一致,他说:“这种极端情况,在将来也许会有实际重要性,但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有这种实例”(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76~177页)。在同一书中他又说:“在当代经济体系中,到现在为止(恐怕未来亦复如此),最稳定,最不容易变更的因素,乃是一般财富持有人所肯接受的最低利率”(同上书第266页)。
由于流动性陷阱只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这种极端形式,因此,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便意味着调节利率的可能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无效性。为此,有关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颇大。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宾在早期的著述中曾经用实证方法论证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由此得出了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但T·梅耶和M·布朗芬布伦勒的研究却发现,当利率下降时,流动性陷阱的现象并不一定存在。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及凯恩斯主义者所强调的流动性陷阱只是假定预期的未来利率(r*)不变,而侧重本期利率弹性的“短期流动性陷阱”。在本期利率(r)下,货币需求具有完全的弹性,货币与债券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流动性偏好将成为绝对。他认为,对于长期货币需求函数来说,r必须等于r*,所以,影响流动偏好的只是r*。当r*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持有非货币资产的额外所得只能补偿由此而带来的额外风险。所以,流动偏好将变成绝对。这种货币需求的预期利率完全具有弹性的情况被他称为“长期流动性陷阱”。弗里德曼虽然将流动性陷阱作了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但他否定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据他的统计研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仅为-0.15。他还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地降低,因为当利率较低时,人们需求以货币来替代其他资产的普遍愿望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 货币的非国家化说   安全性陷阱说 ☛
000023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