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活血祛瘀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活血祛瘀药drugs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又称行血药或活血化瘀药。为理血药之一。此类药物性味多辛温,辛能散瘀化滞, 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适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病证。如跌扑损伤、瘀血肿痛、产后瘀滞腹痛、胎衣不下、风寒湿痹、关节疼肿、痈肿疮疡以及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出血等症。气与血关系密切,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常需与行气药伍用, 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须根据疾病的证候, 适当选择相应药物配伍。如寒凝气滞致血瘀, 可配温里药,以温通经脉,祛除寒邪;关节痹痛者, 当配祛风湿药; 痈疽肿痛, 当配清热解毒药; 出血兼瘀血, 应与既能止血又能祛瘀的药物配伍;正气不足应酌情配补益药。本类药大多具有催产和堕胎作用, 孕畜禁用或慎用, 以免发生流产。常用药物有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郁金、延胡索、川芎、赤芍药、蒲黄、五灵脂、益母草、自然铜、土鳖虫、丹参、牛膝、穿山甲,以及茺蔚子、土牛膝、南刘寄奴、姜黄、泽兰、水蛭、苏木、月季花、虻虫、凤仙花、急性子、鸡血藤、鸡屎藤、大血藤、皂刺、卷柏、鬼箭羽、虎杖、了哥王、蓍草、薜荔、凌霄花、茅莓、阴行草、肿节风、过山龙、薯等(表)。

活血祛瘀药

药 名别 名来 源性 味归 经功 能主 治
茺蔚子
fructus leonuri
益母草
子、 小胡麻
出 《神农本草经》。
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
nurus heteropyllus
Sweet的干燥成熟果
辛、甘,微
寒; 有毒
肝、 脾活血化瘀, 清肝明
产后瘀血腹痛、 目
赤肿痛、 目翳
土牛膝
radix achyran-
this bidentatae
野牛膝出《本草图经》。 苋
科植物牛膝Achyran-
thes bidentata Bl.的
野生种干燥根
苦、酸,平肝、 肾活血散瘀, 祛湿利
水, 清热解毒, 引药
下行
关节风湿、 跌打损
伤、 痈肿、 尿血

(续)
药 名别 名来 源性 味归 经功 能主 治
南刘寄奴
herba artemi-
siae anomalae
刘寄奴、
六月霜
出《新修本草》。 菊
科植物奇藁Artemi-
sia anomala S.
Moore的干燥全草
苦、辛,温心、肝、脾活血行瘀, 消食除
胀, 清暑利湿, 止痛
产后恶露、腹痛、金
创出血、跌打损伤、中
暑、 肠炎
姜 黄
rhizoma curcu-
mae longae
黄姜、 黄
丝郁金、 片
姜黄
出《新修本草》。 姜
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
辛、苦,温心、 肝行气破瘀, 散结止
气滞血瘀、 风湿痹
痛、 胸腹胀痛
泽 兰
herba lycopi
泽兰叶、
小泽兰
出《神农本草经》。
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 的干燥全草
辛、苦,微
肝、 脾活血化瘀, 行水消
产后腹痛、 跌打肿
痛、疮疡肿毒、 尿秘
水肿
水 蛭
hirudo
马蜞、 马
出 《神农本草经》。
水蛭科动物蚂蟥
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e
nipponica Whitman
或柳叶蚂蟥Whitma-
nia acranulata Whit-
man 的干燥全体
咸、苦,
平; 有毒
肝、 膀胱破血逐瘀,通经跌打损伤、 瘀血作
苏 木
lignum sappan
苏方木、
赤木
出《新修本草》。 豆
科植物苏木Caesalpi-
nia sappan L.的干
燥心材
甘、咸,平心、肝、脾行血祛瘀, 消肿止
产后腹痛、 跌打瘀
阻、 破伤风
月季花
flos rosae
chinensis
月月红、
月季红
出《本草纲目》。 蔷
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的干
燥花蕾或初开放的花
甘, 温活血祛瘀, 消肿解
跌打瘀肿
虻 虫
tabanus
蜚虻、 牛
出《神农本草经》。
虻科动物复带虻Taba-
nus bivittatus Mats-
umura. 的干燥雌虫
苦,微寒;
有毒
散瘀止血, 消肿止
跌打血瘀、 失血出
凤仙花
flos impatien-
tis
指甲花出《救荒本草》。 凤
仙花科植物凤仙Im-
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花
甘、温;有
小毒
 活血消肿, 祛风止
痛,解毒
跌打瘀痛、 产后瘀
血、 关节疼痛、 痈疽
疔疮
急性子
semen impa-
tientis
凤仙子出《救荒本草》。 凤
仙花科植物凤仙Im-
patiens balsamina L.
的成熟干燥种子
微苦,温;
有毒
肝、 脾、
肺、 肾
破血行瘀, 降气消
噎膈积块、难产、胎
衣不下
鸡血藤
caulis spatho-
lobi
血风藤出《本草纲目拾遗》。
豆科植物密花豆Spa-
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
苦、甘,温肝、 肾舒筋活络, 补血行
血虚、 风湿痹痛

(续)
药 名别 名来 源性 味归 经功 能主 治
鸡屎藤
herba paederiae
鸡矢藤、
女青
出《本草药性备要》。
茜草科植物鸡矢藤
Paederia scandens
(Lour.)Merr. 的干
燥全草
甘、酸,平 活血散瘀, 祛风利
湿, 化积消肿
跌打损伤、 风湿痹
痛、 消化不良
大血藤
caulis sargen-
todoxae
大活血、
红藤
出《简易草药》。 大
血藤科植物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
ta(Oliv)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
苦, 平肝、 大肠祛风活血,败毒,杀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 虫积腹虫、 赤痢
血淋
皂 刺
spina gleditsiae
皂角刺、
天丁、 皂针
出《医学入门》。 豆
科植物皂荚Gledi-
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
辛, 温肝、胃搜风,活血消肿,杀
痈疽初起、 脓成不
溃、 疥癞
卷 柏
herba selaginel-
lae
还魂草、
长生草、 回
阳草
出《神农本草经》。
卷柏科植物卷柏 Se-
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的干燥
全草
辛, 平活血祛瘀, 止血跌打损伤、便血、脱
鬼箭羽
ramulus euonymi
鬼箭、 四
棱锋
出《日华子诸家本
草》。 卫矛科植物卫
矛Euonymus alalus
(Thunb.) Sieb.的具
翅状物枝条或翅
苦, 寒破血,散瘀祛风,杀
瘀血肿痛、 跌打损
伤、 虫积腹痛
虎 仗
rhizoma polygo-
nicuspidati
斑仗、 酸
汤秆
出《名医别录》。蓼科
植物虎仗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
苦、酸,凉祛风, 除湿,破瘀,
活络, 止痛, 解毒
风湿疼痛、 跌打损
伤、 恶疮癣疾
了哥王
radix wikstroe-
miae indicae
小叶金腰
带、 山棉皮
出《岭南采药录》。
瑞香科植物了哥王
Wikstroemia indica
(L.)C.A.Mey的干
燥根及根皮
苦、 微辛,
寒; 有毒
 散瘀, 利水, 清热
解毒
跌打损伤、 风湿痹
痛、 疮黄肿毒
蓍 草
herba achilleae
飞 天蜈
蚣、一枝蒿、
锯草
出《本草纲目拾遗》。
菊科植物蓍草Achil-
lea alpina L.的干燥
地上部分
苦、酸,平心、 肝活血, 祛风, 定痛
解毒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 痈肿
薜 荔
caulis fici pu-
milae
爬墙虎、
木莲藤
出《本草拾遗》。 桑
科植物薜荔Ficus pu-
mila L.的干燥茎叶
酸, 平 祛风利湿, 活血解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 痛肿疮疖
凌霄花
flos campsis
紫葳出《新修本草》。 紫
葳科植物凌霄Camp-
sis grandiflora
(Thunb.)K.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L.)Seem.
的干燥花
辛、酸,寒肝、 心包破血散瘀,祛风,凉
血热风痒、 跌打损

(续)
药 名别 名来 源性 味归 经功 能主 治
茅 莓
herba rubi par-
vifolii
三月泡、
草杨梅
出《本草拾遗》。 蔷
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的干燥
茎叶
甘、苦,凉 活血止痛, 清热解
跌打损伤、 痈疮肿
阴行草
herba siphono-
stegiae
北刘寄奴、
铃茵陈、 黄
花茵陈
出《中药志》。 玄参
科植物阴行草Sipho-
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全草
苦, 寒心、 脾活血祛瘀, 清热利
湿
产后腹痛、 湿热黄
肿节风
herba sarcandrae
九节茶、
接骨金、 粟
出《江西草药》。 金
粟兰科植物草珊瑚
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的
干燥枝叶
辛、苦,平 祛风散瘀,清热解
跌打损伤、 疮疡肿
毒、 关节风湿
过山龙
cortex ampelop-
sis aconitifoliae
radicis
穿山龙、
过山风
出《江西中药》。 乌
头叶蛇葡萄Ampelop-
sis aconitifolia Buu-
ge的藤茎
辛, 温 祛风活血, 解毒跌打损伤、 风湿痹
薯 茛
rhizoma diosco-
reae cirrhosae
红孩儿、
朱砂莲
出《植物名实图考》。
薯蓣科植物薯茛Dios-
corea cirrhosa
Lour.的干燥块茎
苦、 酸、
涩, 平
 活血止血, 清热解
产后腹痛、贫血、尿
活血祛瘀药

活血祛瘀药

凡是具有流通血脉、祛除瘀血、改善循环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
活血祛瘀药,适用于瘀血停滞或血行失畅所致的各种病证,如胸胁脘腹刺痛,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难产,胞衣不下,癥瘕积聚,蓄血,跌打损伤,痹证关节肿痛,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拘挛,中风半身不遂以及痈肿疮疡等证。常用的活血祛瘀药有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郁金、泽兰等。此类药物能促进血行,性较平和,宜于一般的血瘀证候。若须攻逐瘀血、通经破积,则应使用三棱、莪术、虻虫、水蛭、地鳖虫、凌霄花等。活血祛瘀药在临床使用时,每与理气药配伍应用,因气为血帅,气滞则血滞,气行则血行,故两者常相须为用。此外,还必须针对病因病机配用其它药物,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血瘀因寒凝所致者,当配温里药以温经散寒活血;热毒内蕴而有瘀血者,须在重用清热解毒药的前提下配以活血祛瘀之品; 痹证可与祛风除湿药配合应用; 癥瘕积聚可与软坚消积之品同用; 若血瘀由气虚而导致者,又当配伍补气或补血之品。近年来,活血化瘀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能收到活血通脉之效; 用于宫外孕、急腹症、脉管炎等疾病,大大降低了手术率; 用于慢性肝脾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肿,以及腹腔内的粘连性病变、瘢痕疙瘩等,都有一定治疗效果。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对活血化瘀的作用原理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活血祛瘀药,还可用于血行不畅而尚未致瘀的疾病。主要是利用这类药物促进血脉的运行,调节人体的代谢失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活血祛瘀药对月经过多者不宜; 其中能攻坚破积、催产下胎、逐瘀力强的药物,每易动血,并有损胎元,故使用时应当审慎,孕妇尤宜禁服。

☚ 艾叶   川芎 ☛
000025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