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huóyòng〈动〉 灵活运用。 活用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术语。与本用相对。指超越自己特定的文位。 活用可分为本用的活用和非本用的活用两类。 参见 “本用”。 活用huóyònɡ〈动〉灵活运用。如:活学活用;活用兵法。 活用huóyònɡ灵活地运用。 例 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活用,不必拘泥于书本上的说法。 活用校勘方式之一。与死校相对。即发现并确定底本中的疑误,便予改正。前人刻印古籍时,经常采用这一方法。其弊病,在于有时校改不精而失原文之真。明刻图书中,即有不少文字被校勘者随意删润。有鉴于此,清代不少校书家,在刊改原文之后,往往仍于注释、校语中记录底本原有文字,说明刊改原因。如此处理,既避免了泥古不化,又兼有死校的长处,较为慎重。现代古籍整理工作者,多采用这种方式。 活用 活用指词在句中的职能之外的用法。与“本用”相对。陈承泽《国文法草创》: 凡字 “从其本来之质而用之者,谓之本用”;凡超越 “其特定之文位” 者,称“活用”。参见 “本用的活用”“非本用的活用” “词类活用”。 ☚ 本用 本用的活用 ☛ 运用 运用运 起用 开设 发用 使用,运用:遣用 运用衡量的标准:运衡 运用智慧:鼓智 营慧 运用机变:设变 运用典故:运典 日常运用:日用 重叠运用:叠用 灵活运用:机动 活用(活学~) 运用和指挥自如:使臂使指 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运用自如 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运掉自如 运用不当:以剑补履 拘泥于古代事物不善于灵活运用:食古不化 食古如鲠 嗜古不化 (根据事物的特征加以利用:运用) ☚ 运用 得心应手 ☛ 00012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