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惠渠甘肃引黄河支流洮河上的灌渠,位于临洮县境。甘肃水利,始于西汉武帝时,东汉也有兴修记载。到明清,黄、湟、洮、泾、渭等流域水利都有发展。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在平凉修利民渠引泾灌田3000余顷。另外兰州阿干河上的溥惠渠、靖远县引黄各渠,河州(今甘肃临夏)古迹渠、漫湾渠等灌田均在万亩以上。清代引洮水干支流的渠道,临洮附近有二三十条,可灌田5万亩以上; 河州有十几条,灌田绵延数十里。引泾之利民渠重修后可灌田数万亩。引渭水的,在北宋陇西4渠基础上,明代有永济渠,在静宁、宁运(今甘肃武山)、伏姜(今甘肃甘谷)也建有灌渠数十条。 洮惠渠于民国24年(1935年)兴修,渠口在临洮县城南10余千米处,干渠长27千米,建进水闸和泻水坝各1座,减水闸2座,隧洞1道(长320米),渡槽10处,涵洞10座,跌水41座,支渠斗门36座。1938年竣工后,可灌溉临洮南北两川土地约23平方千米。稍后还兴修了临洮县的溥济渠,靖远县的靖丰渠,永登县的湟惠渠等,都灌田几十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