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洪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官、史学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状元,授修撰,出任湖北学政,迁内阁学士。后任出使俄、德、奥、比四国大臣,晋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力主巩固边防,预为戒备,出使欧洲时,曾为张之洞办工厂购置机器。嗜经史,曾利用在国外所得波斯、阿刺伯、俄、法、英、德、土耳其诸国史料,特别是俄人所译波斯人拉斯特哀丁的《集史》及亚美尼亚人多桑等的蒙古史著作,以证中国之史实。撰《元史释文证补》三十卷,其中有目无书的十卷,使我国元史研究者拓展了视野。 洪钧(1840—1893)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歙县(今属安徽)。字陶士,号文卿。陆润庠亲家。同治七年(1868 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湖北学政。光绪二年(1876 年)充陕西乡试正考官,五年为山东乡试正考官,进侍读。六年任江西学政,补授右庶子,改左庶子,迁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七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九年任詹事。十三年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补授内阁学士,十六年迁兵部左侍郎,将喀什噶尔续勘界约俄国所订中俄界图译出,以备谈判参考。十七年归任总理衙门大臣,次年因帕米尔中俄争界案遭弹劾,病卒于京。书学苏轼、米芾,兼及钟繇,小楷娟秀,晚年专攻碑刻之学,喜作擘窠大字。学主经世,手订《经训书院》规程。建议总理衙门电报改用干支电码法以保密。通经史,尤精蒙古史。著有《元史译文证补》《洪钧日记》《洪钧奏稿》等。 洪钧hóng jūn❶称天。洪,大;钧,制作陶器的转轮。万物由天化育而成,因称。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洪钧 洪钧原指制作陶器的巨大转轮。后以之喻天。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化育出的,正如陶器是由钧(转轮)生产制作出的一样。 ☚ 青编 金井 ☛ 洪钧hóng jūn称天。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洪钧 洪钧hóngjūn━━ 指天。晋·张华《答何劭》诗:“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李善注:“洪钧,大钧,谓天也;大块,谓地也。”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诗:“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另见935页“洪钧”条。 ☚ 洪炉 洪濛 ☛ 洪钧 洪钧hónɡjūn━━ 喻国家政权。唐·李德裕《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另见48页“洪钧”条。 ☚ 洪炉 洪覆 ☛ 洪钧钧,制作陶器的转轮。万物皆由天所化育而成,故称天为洪钧。《文选》二四晋张华《答何劭》诗:“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李善注:“洪钧,大钧,谓天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五《上韦左相二十韵》:“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天空 > 大鈞 > 洪鈞 洪鈞 hóngjūn 即大鈞。 政权 政权鹿(逐~;~死谁手) 政(政柄)正权 鼎玉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另见:权力 掌权 用权 专权 ☚ 权利 权位 ☛ 天 天天(天幕;天虚;天盖;上天;穹天;青天;闵天;皞天;颢天) 玄(玄昊;玄穹;玄苍;玄干;玄浑;玄盖;穹玄;重玄;青玄;泰玄) 元(元天;元穹;元极;元造;泰元) 旻(旻天;旻穹;穹旻;清旻;青旻)苍(苍天;苍苍;苍极;苍旻;苍颢;穹苍;昊苍;空苍;重苍;皓苍;圆苍;彼苍;浩苍;青苍;颢苍) 规(规天) 干(干元;干灵;昊干;皇干) 圆(圆天;圆精;圆灵;圆苍;圆盖;重圆;上圆;大圆;穹圆) 圜(圜焘;圜则;圜盖;大圜) 阳(阳体;重阳) 空碧 昊穹 穹仓 穹汉 穹仪 穹冥 穹阊 穹窿 穹隆 高穹 灵耀 有昊 清昊 清冥清浑 清灵 大器 大钧 大员 大寰 太皓 太浩 九阊 九垓 九层九重(九重天) 玉清 泰清 泰元 玉界 玉宇 紫清 紫宙 洪钧 洪覆 普覆 洪陶 云间 云路冥极 衡汉 高明 丹霄 穆清 青丙(~在天) 青昊 青冥 青虚 青廊 鸿钧 碧翁翁 另见:天空 天色 蓝 ︱地 ☚ 天 天的各处 ☛ 洪钧hóng jūn喻指天或大自然。张华《答何劭》:“~~陶万类,大块禀群生。” 洪钧1839—1893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状元。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十八岁补县学生员,二十六岁乡试中举,三十岁大魁天下。援例授翰林院修撰。同治九年,提督湖北学政,十三年任满回京。光绪元年(1875),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充陕西乡试主考官。三年,受命参与纂修《穆宗毅皇帝实录》。五年,任功臣馆纂修,旋任山东乡试主考官、翰林院侍讲。六年,转翰林院侍读,提督江西学政,旋授翰林院侍讲学士。次年,转侍读学士。在掌管教育及科举考试期间多有建树,且用闲暇时间研究西北边疆史地。九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奉命视察黄河灾情,力荐善治河、然缘事获遣的潘骏文主修,河患始杀。十年,丁母忧。纳苏州名妓傅彩云(赛金花)为妾。十三年,守制期满,补授内阁学士。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携傅彩云同行。出使期间,任事练达,颇具外交才干,办理一切悉臻妥帖,有大国使臣之风。十六年,升兵部左侍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十九年,病卒于任。通经史,尤精蒙古史,用中亚及西方各国史料补证,撰成《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又有《经训书院文集》十卷。 洪钧 047 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官。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进士,任翰林院修撰。曾任出使俄、德、荷、奥四国大臣。官至兵部左侍郎,力主巩固边防,预为戒备。出使俄国期间,适逢波斯拉施德丁《史集》俄译本和霍渥尔斯《蒙古史》英文本出版,请人译出,“用西方之资料,以证中国之事实”。著有《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 ☚ 曾纪泽 伍廷芳 ☛ 洪钧 洪钧1839~1893字陶士,号文卿。寓居吴县。1868年廷试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旋视学湖北,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87年,任出使俄、德、奥、和(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携妾赛金花同行。三年任满回国,擢兵部左侍郎,旋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毕生研究元史,在国外读到拉施特哀丁的《集史》及多桑的蒙古史著作,补正《元史》,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其中有目无书10卷)。 ☚ 叶昶 虚谷 ☛ 洪钧1839—1893清朝大臣、史学家。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同治(1862—1874)年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督湖北学政,历典陕西、山东乡试,继迁侍读,视学江西。光绪七年(1881)任内阁学士,十五年起充驻俄、德、奥、荷四国大臣,晋兵部左侍郎。娴于西北舆地,尤致力于研究蒙元史。出使期间,得见俄人贝勒津所译拉施特《史集》及亚美尼亚人多桑等所撰《蒙古史》,命译人节译可采之章节,利用其中史料考证和补充《元史》缺误,编著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内10卷有目无文),对元史研究颇有贡献。自清末海禁大开后,用外国资料以证中国史实,洪氏实为首开此例的第一人。光绪十八年(1892)离驻外使职,归国,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十九年病逝。 洪钧1839—1893清外交家、史学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曾任出使俄、德、奥、和(荷兰)四国大臣。在国外接触到俄国人贝勒津所译波斯人拉施特哀丁的《集史》及亚美尼亚人多桑等的蒙古史著作,因得用西方的资料补证《元史》,撰成《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中有目无书的十卷),对元史研究颇有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