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洪湖赤卫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

六场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发表于《剧本》1960年第2期。剧本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领导的洪湖革命根据地斗争生活为背景。赤卫队党支部书记韩英说服鲁莽急躁的队长刘闯,带领赤卫队员深夜摸进彭霸天的老巢,盗走敌人的枪支。韩英为掩护部队安全转移,保护群众生命财产而不幸被捕,在狱中仍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刘闯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经受严峻的考验,带领赤卫队员救出了韩英,消灭白极会,枪毙彭霸天。此剧成功地塑造了韩英、刘闯两个英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夺取武装斗争胜利的主题。剧本情节曲折,唱段优美,其中《洪湖水,浪打浪》更是脍炙人口之作。全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 草原之歌   刘三姐 ☛

《洪湖赤卫队》

 六场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写于1959年。歌剧通过一支乡赤卫队与国民党反动武装“保安团”、 “白极会”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同志领导下的湖北洪湖地区人民坚持游击战争、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真实。歌剧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赤卫队大队长刘闯等血肉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韩英苦大仇深,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惊人的智勇,作者以她在对敌斗争中和处理革命队伍内部矛盾时的一系列行动与抒情性唱段,通过她劝阻刘闯硬拚、带队深夜劫枪、挺身拯救乡亲以及在牢房中对母亲倾诉革命情怀等典型的场面,深刻细致地展示其美好的内心世界与坚强的革命意志。刘闯虽有急燥莽撞的毛病,但对党忠心耿耿,作战勇猛顽强,经过韩英的帮助和复杂斗争生活的锻炼,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剧中还成功地刻画了秋菊、韩母、地下工作者张副官以及反面典型彭霸天的形象,艺术表现自然、真切。歌剧吸收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大量采用湖北地方民歌民谣、民间曲调,具有湖北洪湖地区浓郁的地方色彩。

《洪湖赤卫队》

歌剧。1960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根据革命斗争史实集体编写,同年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全剧6场,故事是讲:1930年国民党保安团与苏区革命武装对抗,韩英带领赤卫队与敌人英勇斗争。韩英被捕,英勇不屈。赤卫队里应外合救出韩英。红军到来与赤卫队一道歼灭敌人。20世纪60年代,被拍成电影。1960年,中国京剧院将其改编为京剧演出。

洪湖赤卫队

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1960年出版。通过一支乡赤卫队同国民党反动武装保安团、白极会的斗争,艺术地再现了红军时代洪湖游击战争的历史。成功地塑造了英雄人物韩英、刘闯和反面人物彭霸天等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自搬上舞台和银幕以后,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产生巨大影响。为新歌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洪湖赤卫队

大型歌剧名。1961年由湖北实验歌剧院集体创作,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年出版。主题歌《洪湖水,浪打浪》成了广为流传的革命抒情歌曲。歌剧描写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红军主力转移,从根据地去开辟新区,白匪军勾结白极会会首彭霸天,猖狂地向洪湖地区反扑。赤卫队在中共支部书记韩英领导下,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歼灭白匪,保卫了洪湖根据地。

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

六场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一支赤卫队同白匪军斗争的故事。女主人公、乡党支总书记韩英智勇双全,当赤卫队长刘闯准备率队与猛扑而来的敌人硬拼时,她骑马赶到,传达了县委执行“敌进我退”战略的决定,然后避开正面冲突,率领队员深夜摸入敌人老巢,巧取敌人枪支,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后来她为了保护群众,挺身而出,不幸被捕。彭霸天软硬兼施,韩英威武不屈,显示了英雄本色。顽敌终被消灭,韩英、刘闯带着队伍继续前进。全剧歌颂了洪湖人民在贺龙同志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功绩。在艺术上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大量采用湖北民歌民谣的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写于1959年。

☚ 林则徐   创业史 ☛
000065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