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赋
辞赋名篇。北宋苏轼作。《四库全书》、《苏东坡集》见载。其序言云: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其犹子德麟得之以饷余,戏而作赋。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橘中之药遥遥叙起,着重描写柑酒的理趣:“悟此世之沧幻,藏千里于一斑。……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有高屋建瓴之势。第二部分描写“洞庭春色”“取洞庭之水,合二米之禾”的酿造过程,突出该酒的特异。第三部分是全文重点,以铺张扬厉之笔抒写了自己饮“洞庭春色”的感受:“我把盏而起尝,散腰足之痺顽。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醉梦纷纭,始知髦蛮。鼓巴山之桂楫,扣林屋之琼关。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鳏。属此觞于西子,洗亡国之愁颜。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这是一篇描写士大夫生活情趣的生活小赋,虽言酒中乐趣,主旨仍归旷达。尤其是赋中第三部分的描写,浓墨重彩,驰骋才情,有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之概。清人浦铣《复小斋赋话》评曰:“东坡小赋极流丽,畅所欲言而韵自从之”,于此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