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洛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洛神luò shén形容女神、仙女、美女、情人等;也用以咏花。《文选·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洛神赋》其文有:“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骆宾王《咏美人在天津桥》: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李商隐《东阿王》: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李商隐《喜雪》: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洛神 洛神参见“洛浦凌波”。和凝《柳枝》之一:“青青自是风流主,慢飐金丝待洛神。” ☚ 洛浦凌波 洛下铜驼 ☛ 洛神三国.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洛神赋》中有“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等名句。后用来指女仙、美女、情人等;也用以咏花。皮日休《圣姑庙》:“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 洛神 洛神辞赋传说中的洛水女神。亦作“宓妃”、“雒嫔”、“洛妃”。司马相如《上林赋》云:“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司马贞《索隐》:“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曹植《洛神赋》中有其体态之美的描写:“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纤得衷,修短合度”;“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后世诗文中常以洛神代指美女。如温庭筠《莲花》诗:“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 浇 屏翳 ☛ 洛神❶指洛水神女。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十四: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洛神luò shén洛水之神,名曰宓妃(见曹植《洛神赋》):比如这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来并没有个~,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四二·996)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洛神 洛神 luòshén 傳說中的洛水女神,爲宓羲之女宓妃。傳其溺死於洛水,遂爲洛水之神。此稱起於三國。曹植《洛神賦》中稱她形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遠望若太陽升朝霞之皎,迫察若芙蓉出渌波之灼;穠纖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内鮮;明眸善睞,靥輔承權;瓌姿艷逸,儀静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昔王子晉好吹鳳笙,招延道士,與浮丘同遊伊洛之浦,含始又受玉雞之端於此水,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唐·温庭筠《蓮花》詩:“緑塘摇灔接星津,軋軋籣橈入白蘋。應爲洛神波上韈,至今蓮蕊有香塵。”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百八十五:“嬌小温柔播六親,蘭姨瓊姊各沾巾。九泉肯受狂生譽,藝是針神貌洛神。”參閱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參見本類“宓妃”、“洛妃”。 洛神 (《清吴友如木刻》) 洛神 洛神即洛水女神洛嫔。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提到:“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曰:“雒嫔、水神、谓宓妃也。”曹植作《洛神赋》,李善注引如淳说,谓“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因“宓”与“伏”古通,故“宓羲”即“伏羲”。古时有关宓妃的神话含有一定的恋爱成分,屈原引用以喻己意,曹植作赋来寄寓自己对君王的思慕之情,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恼。 ☚ 钟馗 精卫 ☛ 洛神神话人物。相传为宓(伏)羲氏之女宓妃因渡洛水被淹死,遂成洛水之神。后世文学,往往把洛神作为美丽的爱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