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闻;洗耳恭听 充耳不闻 充:充塞,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意听别人的话或外界的声音。语本《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常作谓语。 例 台风的先头部队已经降临苏州,我却披襟当风,心安理得,自管在书楼上写作,一面还听着无线电收音机中的音乐,连虎啸般的风声也充耳不闻。(周瘦鹃《拈花集·和台风搏斗的一夜》)然而听他的话便觉得淡然无味,终至于充耳不闻。(叶圣陶《隔膜》) 洗耳恭听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听。形容恭敬、专心地听。多用作敬辞。常作谓语。 例 你对他讲话,他洗耳恭听,你问他一句话,他能用最经济的辞句把你打发掉。(梁实秋《谈话的艺术》)假如我跟您说,这老式马桶乃与蔡伦造纸、活字印刷、火药、罗盘四大发明并列之第五大发明,您定会对我敬之如仪、洗耳恭听的。(朽木《老式马桶存亡绝续论》) - 上一篇:赤手空拳;荷枪实弹
- 下一篇:重门叠户;单门浅户
洗耳恭听比喻恭恭敬敬地认真倾听。《镜花缘》第七八回: “紫芝道: ‘……莫若妹子就遵姐姐前月之命,吃个令杯宣宣罢。’ 众人道: ‘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 ” ○ 箕山志 洗耳恭听xǐ'ěr-ɡōngtīng客套话,表示恭敬、专心地听对方讲话。 【反】充耳不闻 闭目塞听 听而不闻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成〉很专心地听:请多指教,我一定洗耳恭听。 【提示】常用于请别人讲话的客气话。 洗耳恭听(同)耳熟能详 倾耳细听 (反)充耳不闻 侧耳倾听、洗耳恭听;充耳不闻○侧耳倾听cè ěr qīng tīng侧着耳朵仔细听:引领南望,~|他讲课很有工夫,学生都~|~窗外的动静|凝神静气,~。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总办说话时,他还垂着手,挺着腰,~|你有什么高明见解,请讲吧,我们一定~|做出~的样子。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塞住耳朵,不听别人讲话,形容不愿意听别人的话:对别人的意见,我们不能~|他对别人的批评~。 洗耳恭听 意指采取恭恭敬敬的态度,倾听他人所说的话。 字数:25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礼贤下士 抑己待人 ☛ 请人做事 请人做事求人办事,向人说好话:磕头烧香 烧香磕头 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洗耳恭听 表示请人看信:鉴 请人往迎:请逆 请兵抒国难:哭庭 哭秦庭 请求守关:请泥 请求记功:请功 请人担任工作:请(延请) ☚ 请人做客 为某事请求 ☛
听取 听取聆取 请人听取的敬词:请听 听取有德之言:听德 听取谏劝之言:听言 听取训教:聆训 君主贤明,能随时接受意见,听取忠告:尧鼓舜木 听取诉讼人的陈述:辞听 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周听不蔽 收集听取:采听 风听 审察听取:察听 用通讯仪器监督听取:监听 认真细致地听取:倾听 侧耳倾听:驻耳 认真倾听:侧耳 侧聆 侧听 表示恭敬地倾听:洗耳 沥耳(沥耳恭听) 恭敬认真地倾听:洗耳恭听 洗耳拱听 倾听并接受:聆受 充分听取:厌闻饫听 尽量听取:饫听 饫闻 错误地听取:过听 ☚ 细听 听取意见 ☛
请人的客气话 请人的客气话请(顺~;恭~;敬~;谨~;恳~;虔~;祉~;有~;此~) 请人指正诗文的敬词:削正 请求指正的客气话:求正 请人修改文字的谦辞:斧削 斧琢 请人对自己的工作、作品提出批评或意见的客气话:指教 客气话,指教我:见教(有何~) 请人回答:启问 请人讲话:请讲 洗耳恭听 请人做事或帮助:劳(劳驾;劳神;劳烦;有劳;偏劳) 辱 烦(烦劳;起烦;麻烦;相烦;启烦) 辛苦 启请 起动 表示自己干不了或不愿干,要求另找他人的婉语:另请高明 请托或致谢的客套话:费心 分心 分神 用作请托或谢人关怀的套语:费神 费心劳神 请人担任职务:屈就 俯就 请降低身份俯就:屈尊 请接受要求或邀请:赏脸 赏光 赐光 请不必拘于礼节:少礼 请按自己的意思行动:请便 听便 稳便悉听尊便 悉由尊便 请人让路:劳驾 请人收下礼:笑留 笑领 笑纳(还望~)哂纳 哂收 哂存 赏脸 请人还物:掷还 请别人给自己方便:借光 请主人莫送:留步 请回 ☚ 客气话 谦辞 ☛ 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意指采取恭恭敬敬的态度,倾听他人所说的话。 ☚ 礼贤下士 抑己待人 ☛ 洗耳恭听洗耳谛听;洗耳拱听xǐ ěr gōng tīnglisten to sb respectfully;listen with respectful(/reverent) attention; listen with reverence ❍ 好,~! (老舍《茶馆》53) I’m all ears. ❍ 但弟子愚拙,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了。(《红楼梦》5)❶But I am too dull to grasp it. If you would kindly elucidate to enlighten me,I promise to listen most attentively. For profiting by your wisdom may prove my salvation. ❷Unfortunately I am a man of very limited under standing and have not been able to derive the full benefit from your conversation. If you would have the very great kindness to enlighten my benighted understanding with a somewhat fuller account of what you were discussing,I can promise you the most devout attention. I feel sure that your teaching would have a salutary effect on me and- who knows might save me from the pains of hell. 洗耳恭听listen with respectful attention;lend an attentive ear to;be all ears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形容十分专心地听讲。listen with respectful attention, be all ears, bend an ear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解义】洗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的话,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也指专心听。 【用法】表示恭敬听从别人的话,可用此语。 【例句】你有什么好意见呢?我愿~。 【近义】倾耳而听 【反义】充耳不闻 洗耳恭听《辞源》源云:《古今杂剧·元·关汉卿〈单刀会〉》:“请君侯试说一徧,下官洗耳恭听。”也作“洗耳拱听”。《元曲选·宫大用〈范张鸡黍〉》:“有甚么名人古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 按,此语之源当是:宋·王迈《臞轩集·十二〈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内蒙古版《汉语常用成语手册》云: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香选耳听。”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形容恭敬地专心聆听。常作为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关汉卿《单刀会》:“请君侯试说一遍,下官洗耳恭听。”元·宫大用《范张鸡黍》一:“有什么名人古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传说上古时代的尧帝,听说许由是个隐世的高人,便想把帝位让给他。 于是,他派使者到许由隐居的箕山去请他。使者来到箕山,见了许由,说了尧帝想把帝位让给他的事。许由说:“我不稀罕什么帝位,你请回去吧!” 使者走后,许由感到使者的话污染了他清净的耳朵,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在干什么。许由就赶快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进了这样不干不净的话,怎么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 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那完全是你自己讨来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沾污了我小牛的嘴!” 说着,便牵起小牛,径直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这个故事传说,叫做“箕山洗耳”。晋人皇甫谧把它收集在他所撰写的《高士传》中。“洗耳”一词的出处就在这里。不过后来人们所说的“洗耳”却和许由的洗耳含义完全不同。许由是因为不愿意听,并且自命清高而洗耳;后来所说的洗耳却是准备领教的意义,一般都叫做“洗耳恭听”。——把耳洗一洗干净,以便恭恭敬敬地听取有益的话,或欣赏优美的乐曲。 “洗耳恭听”这一成语,原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现在也用于带有讽刺或开玩笑的意味。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形容恭恭敬敬地认真倾听。元·郑廷玉《楚昭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例】每当师傅训话时,徒弟都~。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释义】形容专心、恭敬地聆听讲话。多用于敬辞。 ?? ?? ??? ??. ??? ??? ??. ????. (??? ??? ?? ?) 【例句】你尽管说,我洗耳恭听。 ??? ?????, ?? ??????. 【近义词】倾耳而听 倾耳细听 【反义词】充耳不闻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形容十分恭敬地认真倾听。茅盾《劫后拾遗》:“请一个人作什么报告,要大家枯坐~。” 〔变式〕洗耳谛听 洗耳拱听 〔近义〕倾耳而听 〔反义〕充耳不闻 恭敬地、专心地听(多作谦语,有时含幽默、讽刺意味)洗耳恭听格式 会意式。 释义 洗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听人讲话。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举例 上司讲话时,他总是装出一副~的样子。 反义 充耳不闻 充耳不闻;洗耳恭听chōng ěr bù wén;xǐ ěr gōng tīng充耳不闻 充:充塞,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意听别人的话或外界的声音。语本《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常作谓语。 例 台风的先头部队已经降临苏州,我却披襟当风,心安理得,自管在书楼上写作,一面还听着无线电收音机中的音乐,连虎啸般的风声也充耳不闻。(周瘦鹃《拈花集·和台风搏斗的一夜》)然而听他的话便觉得淡然无味,终至于充耳不闻。(叶圣陶《隔膜》) 洗耳恭听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听。形容恭敬、专心地听。多用作敬辞。常作谓语。 例 你对他讲话,他洗耳恭听,你问他一句话,他能用最经济的辞句把你打发掉。(梁实秋《谈话的艺术》)假如我跟您说,这老式马桶乃与蔡伦造纸、活字印刷、火药、罗盘四大发明并列之第五大发明,您定会对我敬之如仪、洗耳恭听的。(朽木《老式马桶存亡绝续论》)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耳熟能详 er shu neng xiang 洗耳恭听 xi er gong ting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故意装作听不见。源出《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襃如充耳。”用作贬辞。 【耳熟能详】 听得熟悉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洗耳恭听】 形容恭敬地聆听。用作敬辞。 ﹝例﹞ 几年来,美国、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反对美国政府的反动的对外政策,他们是充耳不闻的。(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宋·欧阳修:《泷冈阡表》) 总办说话时,他还垂着手,挺着腰,洗耳恭听。(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形容恭恭敬敬地认真倾听。 〔例〕有什么意见你就提吧,我~。 【提示】多为请人说话时用的敬辞。有时含幽默、讽刺意味。 洗耳恭听xǐ'ěr-gōngtīng洗耳:洗干净耳朵,表示没有污秽物,能更好地听清别人的话。形容专心、恭敬地聆听人讲话。常用作听人讲话前的客气话。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倾听。多为敬词。也作“洗耳拱听”。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解义】 洗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的话。指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也指专心听。 【用法】 表示恭敬听从别人的话,可用此语。 【例句】 你有什么好意见呢? 我愿~。 【近义】 倾耳而听、不吝赐教 【反义】 充耳不闻、闭目塞听 洗耳恭听xǐ ěr ɡōnɡ tīnɡ把耳朵洗干净,恭恭敬敬地听。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听别人说话。汪曾祺《星期天》:“他聊的时候,别的票友都~,连连颔首。” 洗耳恭听xi er gong ting把耳朵洗干净,恭敬地听人讲话。指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多用作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有时含有幽默、讽刺的意思。 【也作】洗耳拱听 【近】侧耳倾听 【反】充耳不闻东风马耳 洗耳恭听xǐ'ěr-gōngtīng洗耳:洗干净耳朵。指恭恭敬敬地倾听。也用作表示有礼貌地听人讲话的敬辞。 【例】平素奶奶在家里讲这些“女儿经”的时候,不论妈妈还是大娘,都得表示“洗耳恭听”,没有人敢当场回驳一句。(马烽《刘胡兰传》) ❍ 有话直说呗,何必如此客气?快坐下,我洗耳恭听。(姚雪垠《李自成》) S1CK【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形容恭敬地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原是指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现含有讽刺或诙谐意味。 洗耳恭听xǐ'ěr-gōngtīng〔连动〕 恭敬地认真地静听。《负曝闲谈》13回:“李平等首先答道:‘~。’”王蒙《说客盈门》:“他们~了整整一节——四十五分钟课。” △ 常用作谦词,说话时说的客气话。 【近义】倾耳细听 〖反义〗充耳不闻秋风过耳 耳边风。 也作“洗耳拱听”。 移樽就教;洗耳恭听 移樽就教;洗耳恭听yí zūn jiù jiào;xǐ ěr gōng tīng【上】樽:酒杯。就:凑近。端着酒杯移坐到对方身边,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向人求教。王火《战争和人》:“门庭虽然冷落,自己还不是毫无身价,管仲辉就仍来亲近并且移樽就教。” 【下】恭:恭敬。洗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比喻专心倾听,态度谦逊。常用作敬词。 ◆ 也作“洗耳拱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百回:“总办说话时,他还垂着手,挺着腰,洗耳恭听。” 【综】比喻真诚主动地请教,恭恭敬敬地倾听。 【例】此事今天不说了,容日后我约你吃饭,就这一个问题专门向你咨询,到时我一定移樽就教,洗耳恭听。 ☚ 温良恭俭;孝悌忠信 饮水思源;知恩报德 ☛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茅盾《劫后拾遗》: “请一个人作什么报告,要大家枯坐洗耳恭听”。恭:恭敬。形容专心致志,恭恭敬敬地聆听别人的讲话。多作敬辞。也作“洗耳拱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