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洗三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洗三朝 洗三朝旧时风俗,婴儿生下第三天要洗澡,俗称“洗三朝”或“洗三”。 ☚ 符㩟 白抢白相 ☛ 洗三朝 洗三朝也称洗三、洗儿。旧俗婴儿初生后三日及满月日,须以香汤洗浴,并会亲友。唐韩偓《金銮密记》:“天复二年(903),大驾在岐,皇女生三日,赐洗儿果子。”明代此风亦盛。小说中第三十回,李瓶儿临盆,请的接生婆蔡老娘是个小儿“活时来洗三朝,死时走的偏快”的人,当日母子平安,“西门庆与了他五两一锭银子,许洗三朝来,还与他一匹段子。”又,第六十七回,应伯爵因妾春花生了个儿子,向西门庆借钱说: “房下见我抱怨,没计奈何,把他一根银插儿与了老娘,发落去了。明日洗三,嚷的人家知道了,到满月拿甚么使?” ☚ 顶角 做弥月 ☛ 洗三朝suěsāmdiāo给出生第三天后的婴儿洗澡:阮遮有~的风俗ggǔn ziá wû suěsāmdiāo e hōngsiók。 《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看孩子‘洗三’的親眷們,也有銀子的,也有銅錢的,厚薄不等,都着在盆里,叫是‘添盆’。” ![]() ![]() ![]() ![]() ![]() ![]() ![]() ![]() ![]()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活動(附) > 洗三 > 洗三朝 洗三朝 xǐsānzhāo 即洗三。 洗三朝 洗三朝报喜之后,便为“洗三朝”。婴儿出生第三天,俗称“三朝”。这天,主人家设宴待客,亲友则送礼相贺。如旌德,产妇娘家备婴儿衣帽、鞋袜和食品送往男家,还有送摇篮、站桶、尿盆等用具的。亲友多送鸡、鸡蛋和其他营养品,有的还馈赠婴儿衣料、鞋袜等。婴儿由接生员(旧时为接生婆)用艾叶、中草药煎汤擦洗更衣后,抱至堂屋见客,长辈包给百岁钱,主人备水饺或酒席待客。屯溪称三朝为“汤饼会”,凡是收到红鸡蛋的亲友,这天都得送礼。礼物是红糖、鸡蛋、粉丝、百岁(红纸钱包),至亲好友还可加挂面、猪蹄、母鸡、火腿等,凡利于产妇滋补的食品都可赠送,这也叫“望产妇”。天长称为“汤饼宴”。孩子出生第三天,办酒招待亲友,为做“三朝”,自谦为“汤饼宴”,亲友给孩子的贺礼叫“洗儿钱”。这天要敬“送子娘娘”,如是男孩,须祭祖先,庆贺有了香烟后代。 ☚ 报喜 长命锁 ☛ 洗三朝 洗三朝汉族生育习俗。流行于全省各地。婴儿生下第三日,湘中地区要用艾叶等中草药熬水给婴儿洗澡和用青布洗口,称“洗三朝”。熬艾叶水时要煮几个鸡蛋,称“艾水蛋”。洗完澡后,将艾水蛋剥去壳在小孩屁股上滚来滚去,说是这样小孩不屙屎尿在裤子上。湘北地区洗完澡后,用艾水蛋滚擦小儿全身,认为可免疮疖。并用熟猪肉涂抹其嘴,认为如此长大便口齿伶俐。湘南地区洗完后,将鸡蛋在小儿脸上滚擦,认为如此将来小孩脸面长得像鸡蛋一样白净细嫩。湘西在小孩生下后,便用温开水给小孩洗澡,言盆水不宜过深,否则小儿尿多。洗浴时,须以柔软细布作浴巾,先洗头部,次洗胸腹部,再洗臀腿足,要将污秽血液和软白粉状物洗净。 ☚ 胎盘污血挂树上 洗满月 ☛ 洗三朝朝(zhāo)义同〖洗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