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行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行篇 又称“帛书五行篇”,是宣扬儒家阴阳五行思想和伦理思想的著作。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全文见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附录古佚书一,经学者考证认为,此书成书在《孟子》、《易传》之后,作者可能是思孟学派的人。全书共19段,凡182行,约5400字。依文意内容和原有标点,分为《经》、《说》两部分,共28章。第一章是总论德与善,作者认为德是形于内的仁义礼智圣,即形而上的天道为人心所体认及其显现于人性。 善是形于外的仁义礼智,即形而上的天道为人体所施行。德称天道,善为人道。 第2至第9章,论如何得道成德,即如何树立道德信念,提出了“思”即实践理性的范畴。第10至第17章,论如何做到善,即道德实践的动力和步骤,提出了“仁气”、“义气”、“礼气”的范畴及实现善的措施。第18至第21章,论德与善内部诸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第22至第26章,论心身关系。最后两章为总结。此书继承了思孟学派的心性说,创立了自己的知行说,为儒家的内圣之学提供了哲学基础,是思孟五行说的理论再现。 对帛书《五行篇》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庞朴的《帛书五行篇研究》和《五行篇评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