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泾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泾州 泾州陇东重镇。今名泾川。在甘肃东部。秦属北地郡。汉设安定县。北魏置泾州,后改安定县。唐置泾州,改安定县为保定县。金置泾川县。明、清取县设州。1912年改泾州为泾川县至今。境内文物古迹较多,如*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长武城遗址等。 ☚ 灵台 平凉 ☛ 泾州 泾州明吴铠的五言古诗。泾州,在今甘肃泾川县北。这首诗是吴铠任佥都御史巡抚宁夏、途经泾州时所作。原诗是: “陇坂秦云暗,泾原春草萋。河流沙漠外,亭列玉门西。雪岭传烽火,天山震鼓鼙。酬恩当此日,战马向风嘶。”陇坂,即*陇山。秦云,秦地上空的云。河,指黄河。亭,指亭堠,古代用来侦察、瞭望的亭堡; 玉门,*玉门关。天山,指祁连山。诗写作者踏上陇原大地后的所见所想。他面对天山的鼙鼓,抒发了应当为国立功、报答朝廷的情怀。 ☚ 送贾郡博之阶州 崆峒 ☛ 泾州 泾州陇东重镇。今名泾川。在甘肃东部。秦属北地郡。汉设安定县。北魏置泾州,后改安定县。唐置泾州,改安定县为保定县。金置泾川县。明、清取县设州。1912年改泾州为泾川县至今。境内文物古迹较多,如*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长武城遗址等。 ☚ 灵台 平凉 ☛ 泾州 泾州明吴铠的五言古诗。泾州,在今甘肃泾川县北。这首诗是吴铠任佥都御史巡抚宁夏、途经泾州时所作。原诗是: “陇坂秦云暗,泾原春草萋。河流沙漠外,亭列玉门西。雪岭传烽火,天山震鼓鼙。酬恩当此日,战马向风嘶。”陇坂,即*陇山。秦云,秦地上空的云。河,指黄河。亭,指亭堠,古代用来侦察、瞭望的亭堡; 玉门,*玉门关。天山,指祁连山。诗写作者踏上陇原大地后的所见所想。他面对天山的鼙鼓,抒发了应当为国立功、报答朝廷的情怀。 ☚ 送贾郡博之阶州 崆峒 ☛ 泾州 泾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元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一》:“泾州:上,隋安定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讨平薛仁杲,改名泾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安定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泾州。旧领县5:(安定、灵台、良原、潘原、临泾)户8773,口35921。天宝户31365,口186849。在京师西北493里,至东都1387里。”《元史·地理志》:“泾州:唐改安定郡,后仍为泾州。宋改章化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4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州)川。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总帅府,或隶平凉府、陕西省不一,今直隶省。领县2:泾川、灵台。” ☚ 京兆府路 泾州直隶州 ☛ 泾州jīng zhōu《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秦艽(3)。地名。今为甘肃省泾川县。 泾州 泾州本汉安定县地, 北魏太武帝神𢉻三年(430年),于此置泾州。周、隋因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安定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泾州,州治在今泾川县城北。管保定、良原、灵台、临泾、潘原五县。属关内道。 ☚ 良恭县 保定县 ☛ 泾州北魏置,治所在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后移治安定县 (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安定郡。唐初复为泾州。天宝元年 (742年)复为安定郡,至德元年(756年)又改为保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泾州,大历三年(768年)又置泾原节度(后又改为鄣义军节度)治此。北宋仍为泾州。金元光元年(1222年)移治长武县(今甘肃泾川县东)。元又复治临泾县故址,明洪武三年 (1370年) 移治于今泾川县。1914年降为泾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