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泰极则否,否极则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泰极则否,否极则泰泰、否(pǐ):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古时认为天地相交,通顺叫“泰”;天地不相交,不通顺叫“否”,后来把世事的盛衰、运气的好坏等称为“否泰”。指物极必反,相互转化。语出宋·程颐《伊川易传·周易上经》:“上九: 倾否,先否后喜。上九: 否之终也。物理极而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则泰。”[例] 夏至,阳之极也,而一阴生;冬至,阴之极也,而一阳生。故盛衰之相承,治乱之相生,天地之常经,自然之至数也。其在周易:“~。”(宋·司马光《惜时》)|引进易理的“物极必反”,“传承因革”的思想来考察社会历史的变迁过程,这和理学正统史观的复古、保守倾向有对立的一面。二程已承认“物理极而必反,故~”的一般发展原则。(施炎平《〈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