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Tài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吴川、新会,广西之荔浦、田林,福建之清流,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姓氏考略》 注云:“泰颠之后。” 泰颠,相传为周文王四友之一。一作“太颠”。 汉代有泰史林,成帝时为将军; 明代有泰行实,安远知县; 又有泰穀(谷),潭县知县。 泰tài❶過甚,大,極。張衡《西京賦》:“故奢泰肆情,馨烈彌茂。” ❷驕縱,奢侈。《文選》班固《西都賦》:“歷十二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後漢書》作“奢”。 ❸《易》卦名。☷☰,乾下坤上,爲上下交通之象。《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時。”引申爲通。蔡邕《釋誨》:“利用遭泰,可與處否。”後常指世道之盛和人事之通。班固《東都賦》:“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張衡《西京賦》:“高祖都西而泰,光武處東而約。” 泰 泰原本是卦象之一,《易经·泰》:“天地交,泰。”后引申为通畅、安宁,《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上书: “泰者,通而治也”。又通“太”,天下太 (泰)平为治世的理想。又为山名,借称“岳丈。”“泰山其颓”则喻写哲人去世,《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另有成语“泰极而否”与“泰来否极”,讲的是事物好坏转化的辩证关系。
(芳) ☚ 神 酒 ☛ 泰tài太平。刘禹锡《平蔡州》:“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常山。” 泰 泰tài很,甚。《小雅·巧言》一章: “昊天泰,予慎无辜。”郑《笺》:“已、泰,皆言甚也。昊天乎,王甚可畏,王甚敖慢,我诚无罪而罪我。” ☚ 蚕月 埘 ☛ 泰读音t·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他盖切,去,泰韵。 ❶平安;安定。如:泰然处之。 ❷极;过甚;过分。 ❸宽裕。 ❹泰山,在山东,是五岳中的东岳。 上一条: 𡘙 下一条: 儓 泰太;tǎitāi❶ 滑。例:泥路下雨,滑的~。 ❍ 这人鬼猾的~,不能跟他打交道! ❷佳,美好。例:这东西好的~~,嫽姹(zǎ)咧! ❍ 这人身体美得~~,干活一人顶三人。 ❸宽裕;奢侈。例:这家人富~,有呄(gá)得很。 ❍ 家有呄,耍~大,办个事弄得大的~~! ❹极。例:他不讲理,跟人极的~!爱耍~戾鄙无赖! 《说文》:“泰,滑也。”《汉语大字典》:“泰,佳,美好。”《字汇》:“泰,宽也。”又“泰,极也。”《玉篇》:“泰,侈也。” 泰ㄊㄞˋtài四4572形流畅。吴语。上海松江:书读来真熟,背起来一~。   泰tai❶平安。同义合成词:“安泰”。《论语·子路》:“君子~而不骄,小人骄而不~。”王符《潜夫论·慎微》:“政教积德,必致安~之福;举措数失,必致危亡之祸。”(政教:政治和教育。必:一定。致:得到。数:多次。) ❷太,过分。《管子·八观》:“俭财用,禁侈~,为国之急也。”(侈:过分。侈泰,同义词连用。为:治。)《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少小常苦被褥~温。”(少小:小时候。苦:为……所苦。) 泰〈隐〉旧时四川重庆屠宰业指数目三。参“豆、背、泰、长、仁、条、拷、黄、固”。 泰tài❶安定;平安 △ 康~|~然自若|国~民安。 ❷泰国的简称 △ ~铢(泰国本位货币)。 ❸姓。 【注意】下边不要写成“水”。 泰❶安定;平安:~然︱康~︱安~︱~然自若︱国~民安︱处(chu)之~然︱否(pi)极~来。 ❷极;最:~西。 ❸泰山的省称:~斗︱文坛~斗。 ○~山((一)山东省东部著名的大山。(二)比喻敬仰的人物和有价值的重大事物。(三)旧时称岳父)︱~山北斗︱稳如~山。 泰tài❶ 安定,平安:康泰│国泰民安│泰然自若。 ❷ 最,极:泰古│泰西。 ❸ 太,过:富贵泰盛│简略泰甚。 ❹ 姓。 泰泰tai泰斗 泰然 泰山1 泰水2 泰西 安泰 景泰 康泰 泰极而否3(pi) 泰来否往(极) 泰然处之 泰然自若 泰山北斗4 泰山压顶泰山压卵 国泰民安 泰❶甚也。《詩經·小雅·巧言》: “昊天大幠,予慎無辜。” 鄭玄箋: “泰,甚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大音泰,本或作泰,徐勑佐反。” ❷尊名。《禮記·明堂位》: “泰,有虞氏之尊也。” 鄭玄注:“泰用瓦著著地,無足。” ❸謂威儀矜莊。《論語·子路》: “子曰: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鄭玄注: “泰,謂威儀矜莊。”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 鄭注)❶通也。《易·泰》: “泰,小往大來,吉享。” 鄭玄注: “泰,通也。” (《通德堂經解》) 《易·泰》: “泰。” 鄭玄注: “泰,通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泰 泰 tài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地天泰,䷊。《序卦》:“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雜卦》:“否、泰反其類也。”《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陰,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象》:“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泰爲坤宫八卦中三世卦,五行屬土。在十二消息卦中配一月,地支配寅,律吕配太簇。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初五日夜。 泰tài一作“正”或“华山”。旧时北京地区镖行谓西 (方位)。 否;泰、臧○否pǐ(形)(运气等)坏;恶:~极泰来|善~陈前,靡有隐情|未知臧~|执事顺成为臧,逆为~。 ●泰tài(形)六十四卦中的卦名,泰是好的卦,指天地相和,象征通达顺利:天地~宁|否极~来|否极生~|否终则~。 ●臧zāng(形)〈书〉善;好:~贬|~否人物|不置~否|一~一否,其谁能常之? 泰tài〖名词〗 卦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天地交即相互作用,叫做“泰”,“泰”表示顺利。不交叫做“否”,“否”表示失利(3)。《亲政篇》:《易》之《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易经》的《泰》卦说:“上面和下面沟通了,他们的意念就相同”。《亲政篇》: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上下如同一个人,所以叫“泰”。《亲政篇》:交则泰,不交则否。——上下沟通就是“泰”,如果不沟通就是“否”。
泰tài〖形容词〗 一、安定,平安(1)。《待漏院记》: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或者想的是亿万人民还没有安定,考虑使他们安定下来的方法。 二、骄恣(2)。《叔向贺贫》:及桓子,骄泰奢侈。——到了桓子,骄恣淫佚,挥霍浪费。《叔向贺贫》:恃其富宠,以泰于国。——他依仗自己的财富荣宠,骄恣于晋国。 泰tài❶ 通达,显达。《世说新语·汰侈》:“士当令身名俱~。”白居易《采诗官》:“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 ❷ 安适,安定。《论语·子路》:“君子~而不骄,小人骄而不~。”《孔雀东南飞》:“否~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❸ 宽裕,大方。《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 ❹ 倨傲,骄纵。《论语·子罕》:“拜下,礼也;今拜乎上,~也。” ❺ 过分,太。《孟子·滕文公下》:“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 ❻ 奢侈。《论语·述而》:“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难乎有恒矣。” ❼ 副词。太,过于。《汉书·贾捐之传》:“是皆廓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❽ 山名。见“泰山”。 泰*taiCCA9 ❶平安,安适:国~民安/~然自若。 ❷极:~西。 ❸姓。 安宁 安宁宁(宁安;宁息;间宁;闲宁;晏宁;由宁;乂宁;妥宁;便宁) 舒 康(康宁;康靖) 燕(燕宁;燕闲) 静(静办;平静;宁静;沉静) 泰(帖泰;安泰) 清谧 怀和 艾康 晏如 晏然 安生 安休 安措 安镇 安然 太平 亨通安泰:开泰 社会太平安宁:太康 社会秩序安宁:治安 社会安宁,风气良好:门不夜关 国家太平安宁:治康 平静安宁:夷晏 安宁清谧:晏清 健康安宁:康宁 富足康宁:富康 幸福安宁:福褆 和平安宁:辑宁 生活安宁,没有骚扰:鸡犬不惊 鸡犬无惊 不惊鸡犬 鸡犬以宁 清平安宁:清晏(海内~) 清安 和睦安宁:和宁 辑睦安宁:集宁 安息,安宁:帖息 富足安宁:阜安 强盛安宁:荣怀 日渐安宁:寖安 永久安宁:永宁 安宁、和顺的样子:翕然(天下~) 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永无宁日 (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安宁)
另见:太平 安静 安全 ☚ 平静 太平 ☛
程度高 程度高深(~知;~思;~信;~情;~切;~厚) 强(责任心~) 高(~超;~级) 飞(~阁;~桥)浩(~歌) 昂(~扬) 修(~远)危(~岩) 尧 十分 不过 稍高一点:一头(高出~) 程度较高:挺(~好) 相当(~水平) 可观 程度很高:很(~是;~大;好得~) 怪(~好;~乖) 多(~么) 好(~生;~不;~快) 老(~是;~远) 百(信心~倍) 万(~~;~苦;~不得已) 生(~怕;甚生;好生) 滚(~热;~圆) 酷(~似) 殊(~为不安) 特(特别;~好) 蛮(~壮) 满(~好;~有把握) 齁(~苦) 綦(望之~切) 雅(~以为美) 精(~光;~瘦) 寡(黄皮~瘦)颇(~为) 孔(~多;~武有力)良(用心~苦) 大(老大;~不了;老~不忍) 太(~好;~大)贼(~亮) 笃(~剧) 煞 稍偏 碜 傻(~大) 赛 恶 苦怪 紧 足 畅 崭(~红;~新) 何等 何其 异常 非常 非凡 强烈 格外 分外 无比无任 不胜 十分 登天(一步~) 备至(恭维~) 倍儿 倒大(倒大来) 百般(~奉承) 兮兮(脏~) 莫名 高度 高迥 抵死 一百一 程度很高的:高度 程度最高:极(极顶;极端;极颠;极点;极度;极其;极了;极至;颇极;端极) 绝(绝顶;~妙) 最 至(至为;至上;~深) 顶(顶端;透顶;顶呱呱) 杀(气~;笑~)死(乐~;~顽固;要~要活) 穷(~凶极恶) 痛(~打;~杀;~恨) 殊(殊甚) 煞(~痛;急~;~费苦心) 泰(~西) 太(太甚;~古) 甚(莫此为甚) 盛 透(透顶;熟~) 尽(~头;尽量;人至义~) 烂 过 亢(~阳;~满) 莫(莫大) 臬 周 致 鞠 着(吓~;累~) 万分 万千 万般 到家(服务~) 尖端(~技术) 非不 巴巴(可怜~) 冲天(干劲~) 通天(~人物) 至高 积高 上上 无上(~荣光) 无比 之尤 不过(再好~) 济颠 要命(好得~) 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至高无上 最高程度:极致 所达到的最高程度:极挚 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极点 极顶 表示程度达到极点:极为 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无以复加 ☚ 程度 高远2 ☛
奢侈 奢侈侈(侈奢;淫侈;崇侈) 夸(贵而不~) 泰(奢泰) 汰 姱 豪(豪华) 忲(奢忲) 奢太 弗靡觰沙 履丝 懒惰奢侈:惰侈 丰盛奢侈:丰侈 贪婪奢侈:贪侈 贪奢 骄傲奢侈:骄奢 骄矜奢侈:矜奢 骄纵奢侈:淫汰 泰侈 放任奢侈:纵侈 放纵奢侈:怙侈 骋夸 豪华奢侈:豪侈 豪汰 阔气 浮华奢侈:浮侈 游侈 轻靡奢侈:轻侈 奢侈的开始:侈端 以奢侈相竞:奢兢 奢而不当:桂饵 奢侈过度:奢溢 侈溢 侈僭 放纵奢侈过度:淫太 奢侈无度:淫奢 侈泰 侈忲 恣夸 过分奢侈:侈满 华泰 过于骄侈:穷侈 极奢侈:极侈 隆夸 极其奢侈浪费:日食万钱 食日万钱 极度荒淫奢侈:穷淫极侈 奢侈贪欲到极点:穷奢极欲 穷欲极奢 (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奢侈)
另见:消费 钱财 物品 讲究 浪费 饮食1 豪华 ☚ 奢侈 奢华 ☛
骄纵 骄纵泰 骄恣 骄姿 骄舒 骄沓 侈骄 侈傲 侈满 忸忲 骄纵不逊:骄亢 骄抗 骄纵不讲礼貌:骄亵 因宠爱而骄纵:骄宠 恣肆骄纵:恣放 奢侈骄纵:奢傲 淫侈骄恣:淫泰 极为骄纵:穷宠 骄纵的样子:骄骄 (骄傲放纵:骄纵) ☚ 放浪 纵容 ☛ 泰tài他盖切,去泰。 ❶安详,舒泰。《论语·子路》:“君子~而不骄,小人骄而不~。” ❷富裕,宽裕。《论语·述而》:“虚而为盈,约而为~。” ❸骄纵,奢侈。班固《西都赋》:“穷~而极奢。” ❹副词。表程度,相当于“极”、“太”。《汉书·贾捐之传》:“廓地~大,征伐不休。” 〖泰〗 粵 taai3〔太〕普 tài ❶ 過分,過甚。李耳《道德經》:「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 ❷ 通「太」,極,最,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太」。莊周《莊子.天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❸ 安定,平安。班固《漢書.楚元王傳》:「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則政日治,故為〜。〜者,通而治也。」 ❹ 泰山的簡稱,五嶽中的東嶽。《列子.湯問》:「峨峨兮若〜山!」
泰tài❶平安,安宁。如:泰然。 ❷极,最。如:泰西。 ❸泰山。如:泰斗(泰山北斗) 泰tàiⅠ ❶ (平安; 安宁) safe; peaceful; calm: 康 ~ in good health; 天地交 ~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s; 国 ~ 民安。 The country is prosperous and the people live in peace. ❷ (傲慢) arrogant: 骄 ~ proud and arrogant ❸[书] (通达; 通畅) unob ̄ structed; clear ❹[书] (好, 美好) fine; happy; glorious ❺[书] (宽裕) well-to-do; comfortably off; ample ❻[书] (奢侈) luxurious; extravagant; wasteful ❼[书] (大) great; bigⅡ (极; 最) extreme; most; too: ~ 西 the West; the Occident Ⅲ ❶ (六十四卦之一) tai, one of the Sixty Diagrams ❷ (泰国的简称) short for Thailand ❸ (姓氏) a surname: ~ 杲 Tai Gao ◆泰晤士报 [英] The Times; 泰晤士河 the Thames 泰Tai(peace) 泰《周易》卦名。下乾上坤。乾为天,坤为地;泰,通也。卦义曰,天地相交而万物兴盛,君臣相交,则国家昌隆。 泰tài❶ 泰阿倒持|泰而不骄|泰来否往|泰然居之|泰然自若|泰山北斗|泰山可倚|泰山其颓|泰山压顶
❷ 国泰民安|穷泰极侈
❸ 安如泰山|处之泰然|否极泰来|否往泰来|居之泰然|稳如泰山|稳若泰山|重于泰山
❹ 持盈保泰|否终复泰|三羊开泰|三阳开泰|身安心泰|身名俱泰|时亨运泰|时通运泰 泰tài(10画)
  【提示】和水的末笔均是捺,为避重捺,水的末笔捺改点。 水字左边的㇇改冫。 *泰tài10画 水部 (1) 〈书〉 通达;通畅: 三阳开~。 (2) 安定;安宁: ~然|安~|国~民安。 (3) 〈书〉 美好: ~运|否(pǐ,坏)极~来。 (4) 最: ~西(旧时指西洋各国)。 (5) 〈书〉 太: ~甚。 泰 ☚ 染 潸 ☛ 泰tài战国文字作冭。从大加两点。即过度,极端义。即较“大”义更甚。指事字。汉代还如此写。约汉代以后简化作太。从大从一点。小篆隶楷作泰。上从大,从収(两手,拱本字),下从水。大亦声。大字本徒盖切读dài,声母送气如太字。与泰同音。即两手扶人过水义。《说文》说本滑义。小篆上面从两手加其他偏旁的,隶楷多作𡗗,现代《辞海》作一个部首,如奉春秦奏泰等,除春字外,其他中间都从𠬞。 滑义引申为通达,通畅。 又引申为平安,安定。如:泰然处之|安泰。也有极义。通太字。如:泰西(旧指欧洲)。组词如:泰山(古书也作大山或太山)。 泰★常◎常
tài形声,小篆从廾从水,大声,廾为双手并举,表示众多的力量相合则诸事如流水般顺利,隶定为“泰”。本义为畅通,非常顺利,引申为程度超过一般、骄纵、安宁、副词(相当于“极”“最”)等。 【辨析】 以“泰”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dǎi:傣。泰 ; (tà/tài)他達、他葢二切。滑也。从廾,从水,大聲。古文从仌,大聲,楷作“太”。 【按】段玉裁注:“後世凡言大而以爲形容未盡則作太。”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爲象形,太爲分化,泰爲假借。”言簡意賅。 泰 *泰t’ar[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滑也。从廾、水, 大聲。 , 古文泰。 (十一篇上) 因地滑有水,雙手扶持一人以助其行走其上。 ☚ 桀 宦 ☛ 00001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