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泥人张彩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在天津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创始人张明由(1826-1906年),以制作泥人闻名遐迩,其技艺娴熟,瞬间“触手成像”,人称“泥人张”。其代表作品有《少女》、《品箫》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曾获巴拿马国际赛会一等奖,在南洋各地参展获奖状、奖牌达200余件。第二代传人张玉亭善于从动态中塑造人物,《钟馗嫁妹》是其杰出的代表作。1949年后,“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到北京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在表现手段上,他主张神态服从主题,技术服从神态。在题材上,他比“泥人张”前两代更加广泛,尤其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风格新颖,富有时代感,其代表作有《藏族妇女》、《将相和》、《火烧望海楼》等。1959年天津建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第四代传人张铭等在继承和发扬“泥人张”彩塑艺术上都有新的突破,他的《炉火正红》、《柿子丰收》以及张钺的《祖冲之》、《屈原》、杨志忠的《卖身契》、张乃英的《白求恩》、逯彤的《春江花月夜》等都受到好评。1960年以来,“泥人张”彩塑曾先后到十几个国家展出;1983年日本芦屋市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为天津“泥人张”彩塑建立了陈列专室,展出作品58件。“泥人张”第五代张乃英,在继承其祖传精湛技艺上,对彩塑工艺又有新的发展。 ☚ 杨柳青年画 天津快板 ☛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是天津的一绝。这项民间技艺从第一代张明山(1826-1906年)至今140多年来已传了五代。“泥人张”注重对故事、戏剧、小说及现实生活,以“随类赋影”高超艺术手法,细腻地表现出人物性格,展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不但接近民众的日常情感,而且综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抒情艺术。它最精彩的作品是《钟馗嫁妹》。这是一套29个形象的巨作,人物动作、性格、表情各不相同,或胖如蠢猪,或瘦如豺狼,或奸诈,或贪婪,或狡狯,或凶残,形形色色,面目可憎可笑。“泥人张”还擅塑肖像,曾给不少的名人塑过像。现在艺术博物馆陈列的第二代张玉亭塑的梅兰芳像便是梅先生演出黛玉葬花的艺术再现。 ☚ 工艺品 天津风筝 ☛ 泥人张彩塑 314 泥人张彩塑天津传统工艺品,已有140余年历史,具有独特泥塑风格。现已传到第四代。作品细节真实,生活气息浓厚,泥人神态各异,具鲜明个性。 ☚ 惠山泥人 织绣产品 ☛ 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是指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至今已有五代传人。张明山出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其父张万全以捏制和出售泥质玩具为生。张明山从8岁起就帮父亲制作,十二三岁时,技艺已超过其父。张明山为人捏像时,只需对面座谈,顷刻即可完成。他制作的泥人在宫南、宫北大街销售,颇受欢迎。作品有选自《水浒传》、《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有戏剧中的人物或情节塑像,有取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有各界知名人物的肖像,以及他所熟悉的劳动人民形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二十九日病逝,终年80岁。张明山去世后,由其五子张玉亭和六子张华棠继承事业。张华棠早逝,“泥人张”的第二代传人为张玉亭。张玉亭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从13岁始与父亲张明山一起做泥人。张明山去世后,“塑古斋”由张玉亭管理。几十年内张玉亭便组织家人集体创作了2万多件作品,由张玉亭、张华棠之友赵月廷在估衣街开设的同升号销售。张明山的作品大多是人物静态形象,而张玉亭的作品则注重在动态中寻找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品的题材多是反映平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泥人张”一二代作品是艺术发展的高峰期。1915年,在美国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泥人张”参展了16件作品,获得名誉奖。还在南洋各地展览,获奖状、奖牌20多件。有些国家将“泥人张”作品作为中国特产收藏或陈列。第三代传人是张华棠之子张景祜、张玉亭之子张景福和张景禧。张景祜的作品吸收前两代的优点,在解剖学和透视法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运用,并注重彩绘效果和装饰美。代表作有历史故事《将相和》、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惜春作画》(组)等。第四代是张景福之子张铭、张景禧之子张钺和张景祜之子张錩。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由第四代传人张铭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第五代传人是张铭之子张乃英,现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工作,专门从事彩塑艺术研究与创作。1985年古文化街修建后,设“泥人张”专店出售“泥人张”彩塑作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