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泗州志安徽地方志。清莫之翰等纂修。十八卷。之翰字崧阜,湖广潜江(今属湖北)人。康熙进士,官泗州知州。泗志始修于康熙十二年,本志继修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成书。约七万字。分图考、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城池、河防、赋役、职官、公署、学校、选举、祠祀、古迹、名宦、人物、烈女、仙释、艺文十八门。于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古迹、名宦、人物、仙释门下有附目,余则不分目。其中图考有泗州城堤图等四幅。泗州地处洪泽湖滨,淮河、汴河横贯其境。鱼产丰富所载种类约百种。河防一目详叙邑人引洪治淮,变水患为水利事迹。艺文志收明常三省《上北京各衙门水患议》、 《与高宝诸生辩水书》等治水文章,颇有史料价值。有清康熙三十七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乾隆)泗州志安徽地方志。清叶兰等纂修。十一卷。叶兰,陕西榆林人。乾隆举人。曾任泗州知州、安庆知府。泗志修于康熙十二年,三十七年复修,本志继康熙莫志而作,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成书。约十八万字。分舆地、建置、水利、轸恤、食货、学校、职官、选举、 名宦、 人物、艺文十一门。含舆图、沿革、山川、公署、保甲、河总、淮黄考、泗虹河总论、祥异等七十八目。其中图考含泗州合属疆域图二幅。还有泗州星野、保甲总图、川境河道总图等五幅分别载入各门。泗无名山而有大川,历受河害。水利除记濉、汴、淮三道经水、二十道纬水之外,亦细考汉至清治河事迹,古今汴堤、堰、坝。更有泗虹河总论、淮河论、濉河论、淮黄共趋考、洪泽湖考等论文,并配以淮河图等插图,备叙该地区水利情况及各河道古今变迁、旧城沉没等。引证论据和治水方法,是有价值的水利科学资料。祥异记明正德十二年冬夜半虹邑星陨如雨,自汉元光三年至清乾隆间是邑旱涝、蝗、风灾,其中较大洪水二十六次。人物记自汉至清约三百人,其中以治水名人为多。艺文志收唐吕周任《大水记》、宋欧阳修《先春亭记》、明沈坤《泗州修城记》、清张佩芳《论泗州水势书》等,多为治水之说。古泗虹治所在泗,康熙十九年旧城开始淹没,四十二年泗始迁于虹,泗旧址现存洪泽湖中等记载,颇有史料价值。有乾隆五十三年抄稿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泗州志十一卷。清叶兰纂修。即乾隆《重修泗州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