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律外的航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律外的航线

法律外的航线

短篇小说。沙汀著。1932年辛垦书店出版。小说以土地革命斗争为背景,写长江上一艘轮船中发生的故事。轮船在长江里航行,两岸出现了红旗和攒动的农民武装。饿着肚子的船客们谈论着正在农村开展的土地革命运动。甲板上外国水兵架着机枪监护着这艘由外国船主和买办统治的轮船在江上行驶。突然外国船主和买办查出老板为挣外快私藏在船中的三个不买票的中国乘客。全船的乘客都为这三个人求情,买办却逼其乘救生艇上岸。岸上农民武装已严阵以待并鸣枪发出警告。待三人刚刚上岸时,船上的外国水兵却用机枪向岸上扫射,三人中有两人被打死。岸上的农民武装也突然向轮船开火。小说通过一幅真实的图画,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和长江两岸武装斗争的发展形势。作品构思新颖独特,人物对话富有乡土气息,是一篇艺术上颇有创新之作。

☚ 总退却   春蚕 ☛
法律外的航线

法律外的航线

短篇小说集。沙汀著。1932年10月上海辛垦书店初版。收《法律外的航线》、《汉奸》、《没有料到的荣誉》等短篇小说12篇。

☚ 丽丽   风尘三剑 ☛

法律外的航线

法律外的航线

短篇小说。沙汀著。写于1932年8月,初收于1932年10月上海辛垦书店初版《法律外的航线》。小说以三十年代初“围剿”和反“围剿”斗争为背景,描写了一艘由帝国主义经营的客轮,架着机枪,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河的沿岸是使中外反动派胆颤心惊的咆哮的土地,那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土地革命斗争。在船上,外国船主和华人买办将三名触犯洋人利益的穷苦旅客驱逐上岸,欲置他们于“死地”。这一肆意欺压中国人民的野蛮行动,激起了群众的悲愤和骚动。小说情节简单,但“作者用了写实手法,很精细地描写出社会现象——真实的生活的图画”(茅盾:《<法律外的航线>读后感》),使作品富于生活实感。作品通过船上士兵、农民、学生、商人等杂色客人的议论,勾勒了土地革命的磅礴气势,歌颂了苏区人民英勇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土地革命这一“响遍全中国的传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的反响,同时也映衬了旧中国的黑暗统治。小说语言简洁,表现含蓄、深刻而且耐人品味。小说发表后,在鲁迅和茅盾等人的推荐下,曾被选入1936年出版的由埃德加、斯诺编选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斯诺在序言中指出: “在《法律外的航线》中,原作在描写人物或局势时,曾故意写得含蓄,以便检查官通过”, “有几个地方原作几笔就勾出一幅十分生动的形象”。

☚ 猫城记   上海狐步舞 ☛
000089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