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地位权利主体在法律上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具有权利能力的同时被赋予在宪法中得到确认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权利能力一起形成公民的法律地位。法律地位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公民的实际地位,它可能或多或少充分地反映实际地位,但是有时严重地歪曲公民和国家之间,与其他公民之间的真实关系。公民表现他们能力和满足他们的需要的能动性和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律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作用在增长,人的个体本身在发展,这必然在他的法律地位中得到表现。法律地位对于作为权利主体的组织和活动具有不少的价值,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形成所谓国家机关的职权。 法律地位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要求,在中国,不允许有任何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的公民,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在有些情况下,法律授与某些人以特殊的法律地位,如大使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等,他们在具有特定身份或执行任务时,享有特殊的权利。 法律地位 法律地位权利主体在法律上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具有权利能力的同时被赋予在宪法中得到确认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权利能力一起形成公民的法律地位。 ☚ 法律后果 法律事实 ☛ 法律地位legal stat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