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里修
法布里修(Fabricius ab Aquapendente 1537~1619),十七世纪意大利外科学家、解剖学家。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Tuscan)小乡镇。早年入帕多瓦大学,成为法罗比奥(Fallopio,G.或Fallopius 1523~1562)的学生。1559年毕业获博士学位。法罗比奥逝世后,他继承老师的教职,任该校的外科学和解剖学教授。法布里修自1565~1604年前后执教近四十年,成为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教师。法布里修在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胎生学等方面均有建树。1604年退隐后继续从事研究,84岁逝世。
法布里修在解剖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1574年发现的静脉瓣。1603年法布里修发表《论静脉瓣》(on the Valvesin the Veins),首次报道静脉血管的瓣膜装置,并以图示静脉瓣口朝向心脏的结构特征。但是,他当时没有摆脱盖仑的传统观念,认为静脉血是携带营养物质供应肢体营养,并错误地认为瓣膜的作用是阻止和减速血流,没有想到瓣膜的作用是使周围末梢血液单向心脏流动。但是,他的发现启发了当时正在帕多瓦大学学习的哈维。后来,哈维在著作中引用了法布里修的发现及静脉瓣图,并以正确的观点来解释静脉瓣的作用,从而确立了血液循环的理论。其次,法布里修在解剖学上第一次正确地描绘了眼的解剖结构,并且最早提到瞳孔的变动性(法布里修自谓这是Frapaolo Sarpi泄露给他的秘密); 他又对肌肉运动的机械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外科学上,他又介绍了气管切开术、胸穿刺放液术以及有关矫正斜颈、脊柱弯曲的外科器械。
法布里修又是胎生学的奠基人之一。1600年发表《胎儿的形成》(on the Formed Fetus)。他观察了一系列动物(鸟、爬虫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及人的胚胎发育变化。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注意到内脏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对胎儿心脏的发育进行了观察,正确地描述了胎儿的心脏、血管、卵圆孔、动脉导管等,并介绍人类的妊娠子宫、胎盘、胎膜及脐带血管等。法布里修纠正了希腊人关于胎儿发育心脏最早形成的说法,提出背脊(carina)先于心脏、肝脏形成的见解。但是,他错误地认为胚胎是由卵黄系带形成的。1621年出版的遗著《鸡卵的发育》(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gs of Chick),法布里修是第一个对鸡胚发育进行系统观察的学者,并绘制出鸡胚发育的简图。法布里修的著作中附有精美的铜版图,迄今尚称为是胚胎学史上的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