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产业布局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大江、大河交通运输方便、岸线延伸广阔、腹地资源丰富等优势,实行沿江河布厂,逐步建成沿江河产业走廊。沿江河进行产业布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外区域经济开发的一大趋势,世界上凡有江河资源的国家都十分注意沿江河布厂。例如,美国93%的冶金厂、新建的焦化厂,以及原子能、导弹工厂等都建在河边,1952—1976年,沿河扩建的工厂已超过1万家。西欧的莱茵河,其流经的工业发达国家都争相在沿河一带投资建厂,近30年已新建工厂450家,其中德国钢铁垄断集团92个企业中就有66个集中在该河沿岸。沿江河建厂具有很多优点:(1) 可以就近利用江河廉价、方便的水运和丰富的水资源;(2) 可以充分利用岸线土地;(3) 通过陆路运输和江海直达运输,以工厂港区为中枢,可把内地乃至世界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连为一体;(4) 有的能就近获得工业所需的水电、原材料和燃料,从而降低运输成本。(5) 江河沿岸平原一般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工农业发达,沿江布厂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市设施,保证高素质、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并有利于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