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油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油茶yóuchá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牛骨髓油炒白面,用开水冲调食用。〔例〕最实惠的还是到小食摊儿上去吃点什么。灌肠、油茶,都是热食物,骑驴吸了一肚子冷风,吃点热东西最舒服。(往324)∣荤的则名为油茶,最好的是牛骨髓油茶,把牛骨中的油取出来,就是一般说的牛骨髓油了。(增723)

油茶3635一种饮料。在陶罐里放油,将米、茶叶烤黄后,放水煮成,为滇西风味食品,用于招待宾客。西南官话。云南永胜〖〗。油茶面儿的简称。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㧚上些~,给一人冲上一碗。油茶果。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油茶yóuchá

❶常绿灌木,树皮淡褐色,花白色。种子黑褐色,可榨油。
❷地方小吃,用面粉加动植物油等炒制成油茶面,吃时用开水冲成糊状。

油茶1;油茶2

◉ 油茶1 yóuchá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椭圆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内有黑褐色的种子,种子榨的油叫“茶油”。〈例〉~主产于湖南、江西、福建等地。
◉ 油茶2 yóuchá  用油茶面儿冲成的糊状食品。〈例〉喝~/ 这家小店不卖~/ 我早上喜欢吃~。

油茶yóu chá

用牛骨髓油炒麦面,加糖后调成糊状,开水冲成的一种小吃。

油茶oiltea camellia

中国南方广泛栽培的深秋(10~12月初)季节主要蜜粉源植物。学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湖南)、茶油树(广西)、白花茶(广东)。山茶科,茶属。多年生木本油料树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单叶互生,叶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单生或并生枝端,花冠白色。蒴果球形或心形。在中国栽培面积较多的是普通油茶和小叶油茶。其次是华南油茶(原称越南油茶)、广宁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攸县油茶等。
油茶是适宜中国南方丘陵、山区栽培的油料树种。据《山海经》记载,已有2300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南方15个省区都有栽培,福建、浙江、安徽、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为主产区。东南亚诸国亦有分布。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苛刻。丘陵山区、沟边、路旁等均能生长。油茶喜生长于酸性土壤、黄壤和红黄壤上, pH4.5~6.5,在酸性沙质土上也可生长。油茶为深根性树种,侧根稀短,主根深长,需要土层较深厚(30~40厘米以上)。垂直分布一般多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地。但在海拔1700~2000米的云南滇中高原,海拔2200米左右的四川西部高原地区会东县,也有大面积的栽培,并能正常开花结果。
油茶花期,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而绝大多数的白花油茶均在10月中旬至下旬为初花期,11月上、中旬为盛花期,下旬之后为末花期。也有少数油茶延续到翌年1~2月。开花时间以9时至16时最多。18时以后花瓣闭合,翌晨7时后逐渐开放。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为6天左右。开花的前一二日柱头正常,4日后开始枯萎。花粉在柱头上第2日发芽率最高,最容易受精。
油茶种子含油率25~33%,种仁含油率达38~52.5%;茶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是油中之冠。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食后易于消化。油茶是肥皂、人造奶油、生发油、凡士林、机械润滑油和机件防锈油等的原料。油茶的果壳可用来制碱、栲胶、糖醛、活性炭等。茶枯——经过榨油后的残渣,亦称“茶饼”,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油茶花蜜、粉都很丰富。据测定每朵油茶花平均泌蜜0.297克,每株成年油茶开花2500朵,每公顷泌蜜278.25千克,蜜蜂每群可采蜜15千克以上。利用蜜蜂为自花基本不孕的油茶花授粉,比自然授粉可提高油茶坐果率,使产量提高1倍以上。
油茶蜜的成分如下:糖类约占总成分的70~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占总糖量的80~90%;矿物质:包括铁、钾、镁、磷等十多种。氨基酸:除含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含有多种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烟酸、泛酸以及生物素等。此外,还含有茶碱、咖啡因碱、奎宁碱、洋地黄、皂甙等药理有效成分。
据测定,每朵油茶花平均能产花粉2.975毫克。花粉的化学成分为:水分5~15%,蛋白质10~35%,糖类4~8%,脂肪5~40%;多种维生素、色素、酶。此外,还含有与其他花粉不同的茶碱、咖啡因碱、奎宁碱等。
常常出现蜜蜂采食油茶花的蜜粉而中毒致死、蜂子腐烂的现象。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课题组研究发现,油茶花的蜜粉中所含的生物碱(也有人认为是低聚糖),是引起蜜蜂中毒的物质。他们研制出多种解碱剂,分别命名为“解毒灵”1~6号和“保健剂”、“油茶蜂乐”。其中“油茶蜂乐”是目前最佳的蜜蜂保健冲剂。这类解碱剂不仅对人畜无害,而且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使用“油茶蜂乐”,在油茶花期,取药一袋(25克),徐徐放入475克热水(80℃)中,搅溶后,得药汁500克。傍晚倒入饲喂器中喂蜂,或结合取蜜逐脾喷撒,花粉脾多喷。大小中等的采蜜群,每次需喂药液20~25克。日进蜜粉量大的蜂群,适当提高用量。日进蜜粉量小或阴雨天,可不喂或隔日喂。
经“油茶蜂乐”喷洒过的蜜粉脾,仍可用作越冬或早春饲料。

油茶oiltea camellia

C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 m,小枝疏被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3.5~9 cm,叶缘有细锯齿,上面中脉常有毛。花白色,单生或2朵并生,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密被毛。蒴果近球形,径1.8~2.2 cm;果皮木质,熟后开裂。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常见于低山丘陵,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种子油食用或为工业用油。果壳可提取栲胶、皂素、糠醛等。木材可供小型农具、家具等用材。

油茶

油茶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重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又称茶子树、油茶树。花期10月~12月,果第二年秋季成熟。茶籽出油率25%左右,茶油的化学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7%,人体易消化吸收,长期食用不会使人体血脂和胆固醇含量增高。四川优良品种有紫红油茶、大红油茶、白油茶子。四川油茶人工栽培历史约300余年,全省近100个县 (市)有分布,主产于黔江、涪陵两地区。1994年全省栽种面积约120万亩,油茶籽产量约3600吨。

油茶

侗族传统食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和广西侗族地区。用炒花生米、油炸糯米花或浸泡的玉米、黄豆、炒米和刚摘下来的新鲜茶叶等配制而成。有的地方还加上葱花、菠菜、猪肝、粉肠。为侗族的日常和节庆待客食品。侗族在不同的场合吃不同的油茶,主要有三种:❶清豆茶,一般节日里吃,由德高望众者当主茶人,众人边吃茶,边歌边舞。
❷红豆茶,结婚时吃,用猪肉汤煮成,新郎新娘敬献客人。
❸白豆茶,白喜事时吃,用牛肉汤煮制而成,由死者子女敬献。献茶时筷子要架在碗上。吃红、白豆茶的人,都要封一些钱压在碗底送给主人,称“茶礼钱”。有的地区则用作家常食物。客人吃此茶时,按例只能用一根筷子,如不再吃,筷子必须架在空碗上,若筷子放在桌上,主人还会给你添上。

油茶

侗、苗、瑶等族风味饮料。其制法各族略有不同,一般以茶油炒茶叶、糯米,俟糯米焦糊后,加适量清水煎熬,煮沸后滤出茶叶。饮用时, 将糯米蒸熟晒干后焙成的米花,炒熟的黄豆、花生米、核桃仁及蒜叶、肉末等配在碗中,冲入滤好的滚开茶水即成。按人所好, 其味可甜可咸,香鲜可口,为待客的上品。

油茶

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茶属约有80种。树高2~6 m,冠圆形,直径3 ~5 m。单叶互生,叶长3.5~9 cm,宽2~4 cm。两性花,径3 ~5 cm,花瓣5~7枚。子房上位,3~5室,柱头3~5裂。蒴果,径长1.8~2.2 cm。每果有种子4~8粒,种子长约2.5 cm。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水量1000 mm以上。中国油茶主要分布于18°~34°N、98°~122°E的区域。油茶种子含油率达3%左右,茶油含油酸83.3%,亚油酸7.4%,棕榈酸7.6%,硬脂酸0.8%,花生脂酸0.6%,豆蔻酸0.3%。

油茶

油茶

油茶是一种适宜于冬季夜晚的小吃。油茶制作方法简单,但调味讲究。先把面粉温火炒香,略呈黄色,后将羊油或牛油、胡椒、豆豉、葱、姜、盐等放入适量,加水煮成糊状即可。吃时,放碎蒜苗、炒花生米(压成小粒),真是香味四溢。睡前来一碗,可暖胃、润肺、生热。

☚ 牛油面   孝感麻糖 ☛
油茶

082 油茶

回族食品,将面粉炒熟,加入牛油、青丝、果仁再炒即成。食用时加糖用开水冲,搅拌成糊状。亦称油茶面。

☚ 奶豆腐   油香 ☛

油茶

126 油茶

见18082条。

☚ 茶汤   杏仁茶 ☛
油茶

油茶Youcha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有锯齿。花白色,顶生或2朵并生;萼片5—6;花瓣5—7,白色,长3—4. 5厘米;雄蕊多数,外轮花丝基部合生;花柱3裂。蒴果,直径1.8—2.2厘米,3裂,果瓣木质;种子背圆腹扁,长达2. 5厘米。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为栽培,为重要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工业用;果壳可提制栲胶、皂素、糖醛等。

☚ 茶花   三色堇 ☛

油茶

中国侗族的一种风味小吃。将糯米、玉米、爆米花、茶叶、油块等混合煮成。营养丰富,既可充饥又能解渴。

油茶

油茶

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广西主要食用油料之一。广西优良油茶品种有白花油茶、红花油茶、软枝油茶、葡萄油茶、五凤油茶、孟江油茶等。油茶果榨出的茶油除作食用外,还可制作防锈油、润滑油、人造汽油、凡士林、润发油等。油茶木材质坚纹细,耐腐,可制器具。广西许多地方均栽种油茶。

☚ 木棉花   油桐 ☛
油茶

油茶

侗、苗、瑶、土家等民族传统风味食品。主要流行于湘西、湘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称“打油茶”、“煮油茶”、“油茶汤” 等。因其民族及地区不同,制法稍有差异,土家族制法为: 茶叶用油炸炒后,掺水煮沸,加入阴米花、粉丝、豆腐及炒黄豆、玉米、芝麻、花生米,再加姜、葱、蒜、辣椒等调料即成。侗族油茶一般制作与饮用方式与土家族大致相同,但配料稍异,另有在不同场合下的 “豆茶”。瑶族油茶先用油炒茶叶,加入生姜、辣椒、盐菜煎煮,再趁热冲泡炒米、黄豆、芝麻、米花之类饮用。苗族油茶以阴米、玉米、黄豆、花生或加红米花、蒺根、红薯制成的淀粉之类,分别拌油炒好,再将茶叶捣烂,放入油盐,加姜、蒜、葱等,煮沸过滤后即成。以上称为“淡油茶”、“素油茶”、“空油茶”。还有加入鱼虾、鸡肉、猪肉、动物内脏、粉肠等煮制的 “草油茶”。油茶清香爽口,提神醒脑,温胃和脾。除日常食用外,多为节庆喜日或贵客嘉宾制作之,届时主客围坐火塘,轮轮品尝,欢歌笑语,不绝于耳,称之为 “油茶会”。极富地方民族情致,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 鱼儿辣子   油炸粑 ☛
油茶

油茶

山茶科(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文县、武都、康县有栽培。油茶为重要油料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种仁含油率37.9%~53.0%,为不干性油,营养价值高,供食用,亦作机器润滑油、防锈油及其他多种用途。果壳可制活性炭、茶碱、栲胶、皂素。花期长,是蜜源植物。木材坚实耐腐,纹理细密,可制家具、农具。

☚ 黄连木   油桐 ☛

油茶you cha

【植物】❶tea-oil tree
❷gruel of sweetened fried flour

油茶

tea oil tree

油茶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先煮煎粑条(或块),再加入茶叶、鲜汤、米花、辣椒油、肉屑、姜葱及酱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前者清脆香甜,后者鲜嫩香辣。是侗族人人喜爱的家常与待客佳品。每当节日春社,侗族便聚集一堂,少者一二十人,多则百余人,热热闹闹地举行油茶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