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 ![]() 河漏北方的一种面食。以荞麦磨粉后煮成的面或汤饼。元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水浒传》第二四回:“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苏。”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麪條 > 河漏 河漏 hélòu 亦作“河洛”、“合酪”、“合落”。亦稱“酷累”、“河漏子”,今名“餄餎”。指以蕎麥爲主要原料,短而細之圓麵條,盛於北方。元·王禎《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爲麵,攤作煎餅,配蒜而食。或作湯餅,謂之河漏,滑細如粉,亞於麥麵,風俗所尚,供爲常食。”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十四:“今齊魯間以蕎麥作麵食,名河洛。”高潤生《爾雅穀名考》載作“河漏”法:“係以水和麵爲團,用木機榨壓而成。其木機則牝牡各一,聯以活軸,可隨手起落,外施以牀,用時置機釜上,實麵團於牝機内,乃下牡機壓之,則麵隨孔出,作細條落釜水中。煮熟食之,甚滑美也。其木機俗呼河漏牀。”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丑云:‘哥哥,合酪熟了麽?’張千云:‘早哩,早哩。’”《西游記》第六齣:“等他們來家,教他敷演與我聽,我請他喫分合落兒。”《村樂堂》第三折:“三口子老小盤纏。是甚飯……着你娘做些酷累來。”《水滸傳》第二十三回:“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温和大辣蘇。”今北方諸省農家猶常食用,稱“餄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